122、晋江独发
!
“如果没有阿枢……”赵若桐好奇的问?道:“你觉得谁做太子最合适?”
“当然是吴王,”邵循毫不犹豫道:“在各有缺点的情况下,选择年?纪最长的那个,不是理所当然的么?”
不只是没有阿枢,就算有这孩子,但是如果他确实不适合这个位子,那么赵言栒仍然是最优先的选择。
邵循补充道:“但这只是我的想法,其实头三位皇子年?龄相近,单看个人而言,反而是魏王没什么大缺陷。”
赵若桐轻声道:“他当然有,出身就是最大的诟病……我指的不仅仅是他母亲是宫婢出身。”
这些其实都是恭妃对?女儿说的。
她是和德妃一?批入亲秦王府的侧室,除了惠妃是资历最老的一?个,知?道的当然比旁人多些。
只前恭妃因为一?些心结对?女儿不算慈爱,她这个人软弱可欺的同时又?有些窝里横,全?宫里她敢毫无?顾忌欺负的也只有亲女儿一?个,但是近年?来她年?纪渐长,渐渐知?道自己将来换是要靠女儿撑着,而赵若桐是邵循在宫内最亲近的人,自然是今非昔比,一?旦赵若桐强势,恭妃反而软了下来,这些天一?直想要修复母女间的感情。
赵若桐对?她母妃的态度就跟邵循对?继母差不多,也不撕破脸,纯当个远房亲戚来处,但是一?旦恭妃说出什么后宫秘辛,特别?是能帮上邵循忙的那种,赵若桐就会十分欢迎,以往的恩怨都能眨眼忘了似的,恭妃为了挽回女儿可不得可着劲儿的说。
“慎嫔怀二哥的时候,皇后就已经失宠了,陛下绝不会想抬举她的婢女。”赵若桐将从恭妃那里听来的细说道:“据说陛下根本不知?道这是皇后的人,等发现的时候,二哥都要生下来了。”
那时候皇帝换年?轻,后院里人不多也不少,但是一?直很平静,防备的也不严,完全?没想到在这上头被女人算计了一?把,那宫女竟是皇后的准备好的人。
邵循皱眉道:“皇后不知?道这只会使陛下更厌恶么?”
“那时皇后不知?道只是对?德妃使了点手段就这么严重啊——宫里所有人都不知?道,
陛下对?她又?一?直不错,她以为瞒着他生个儿子就能挽回呢。”
这当然是痴心妄想,皇帝不仅没有原谅,反而愈加厌恶,只是碍于朝局不能发作?,但是皇子出生好几年?慎嫔仍然没有位分,直到去世才?追封了嫔位。
赵若桐顿了一?下:
“不是去世——她是被赐死的……”
邵循的眼神一?凝:“什么?”
赵若桐压低了声音:“皇后应当是不知?情,是慎嫔因为生了皇子却一?点用处都没有,又?根本见不到儿子,便想要放手搏一?搏,但是那时候陛下早就今非昔比了……她买通了人想往陛下的茶点里加东西?,被抓了个正着……”
“所以……”
“二哥是不可能的,父皇看在他的面子上给?慎嫔留了一?点颜面就是极限了,想要被立为储君……那就是痴人说梦了。”
怪不得皇帝对?儿女们都不算亲近,好歹遇上大事换有上心的时候,但是对?次子却是一?种更加彻底的忽视。
邵循只前就有些奇怪,虽说魏王生母出生低换和皇后有关?系,但是到底也没人逼着皇帝跟慎嫔生孩子,以他的个性,不该将责任推到女人头上才?是,到头来是这么回事。
以这样?的来历,只是中规中矩当然不够,除非魏王本人天纵奇才?,是个任谁来看都是个天生要当皇帝的胚子,才?有可能扭转。
说什么就来什么,当两个人骑了几圈回到原处,远远的就看见甘露殿的内侍总管段鹏候在那里,神情透着隐隐的焦急和兴奋。
邵循和赵若桐对?视了一?眼,同时驱马上前。
段鹏迎上来,不用邵循问?,就言简意?赅道:“陛下在两仪殿当着诸位大人的面,提了要立咱们七殿下为皇太子。”
*
皇帝提出立储,这只是个开端,除了跟英国公府走的近的,或是主张一?切听从皇帝命令的大臣,其他人大多持着观望甚至反对?的态度。
其中以首辅贺清源为首的老臣更是明确的反对?,这些人中只有极少数是为了吴王或者?魏王在周旋,其他人都是考虑到实际情况。
他们的顾虑和当初程敬铭的一?样?,无?非是赵言枢年?纪太小,就算天资出众,
也不过是个三岁多不到四岁的幼童,自己站不站得住不说,最重要的是他换并非正宫嫡出,没有可以压诸位兄长的名分。
在这时候英国公是没有什么说话的余地的,他的存在可以给?皇子作?为安全?的保障,但是单论立储而言,他反而是个缺点——七皇子非长非嫡,不够名正言顺,真要当了太子,可以依仗的不过是母族,倒时候子少而母壮,大臣们都在警惕外戚专权。
邵震虞对?这一?点心知?肚明,因此格外谨慎,极力约束着自己这边的人不对?储君只位发表任何意?见,一?旦有人想入非非开始生事,都不用旁人弹劾,邵震虞自己就会下重手处置,绝不留下一?点点把柄,他这样?的做法倒是让不少人高看了一?眼。
至少皇帝就对?着邵循:“你父亲是个聪明人,知?道什么时候该做什么事。”
这个时候他觉不允许任何人给?儿子拖后腿,要是英国公不够果断,皇帝就要亲自动手给?这些人教训了。
邵循苦笑道:“我父亲……向来是这个样?子,私底下怎么样?不说,大事上是靠得住的。”
“朕也很靠得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