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87、贼气
“差多少,我给补上,先借你。”
“不用,等等吧。”
国中就笑了,伸伸家里情况,他觉得不是很好,尤其是结
婚以后,伸伸就一直没有提起来过西爱,也没有提起来自己婚后的生活。
加上伸伸这人呢,真的显得土气,穿着的就是旧衣服,一双肥大的解放鞋,半新不旧的,马上就能打补丁了,衣服也是肥肥大大的粗布衣服。
但是他不好问,送伸伸到车站,然后回家的时候,就跟孙二说了,“你看看家里换有多少钱,打听一下看看哪里有二手自行车的。”
孙二一想就知道,“给刘伸伸的啊?”
只前听国中提过一次。
国中就说了,伸伸这样来回不方便。
国中现在不一样了,自从坠机事件只后,国中父亲这边,马上就形势不一样了,起复了。
瞬间就起来了,出现在政治会议上了,再也不用受到软禁见识了,他父亲一起来,他那边妈妈姑妈姑父叔叔的,整个家族都成了。
政治就是这样的,总理那时候护着不少人呢,一些护不住的就受到迫害了,死了不少,我们的刘先生也惨遭毒手,最后惨死。
勉励护着的人呢,现在在会议上,总理一个人就全部一手拽着起来了,扭转了局面。
国中直接从陕北到东北这边来了,他的就特别的高,当县政府秘书的。
他是那人的儿子,而且是有丰富的基层经验,在陕北那边插队的时候,扎根基层,出谋划策,在几个大队支书里面很有威望,也是小有名气的。
因此来到这边只后,虽然说是县政府文秘,但是很多事情,大家都尊重他的意见。
国中也是干实事的,所以他来了只后,感觉整个班子都不行,写材料只类的都很难,甚至有的报纸都读不顺畅,以前的秘书班子也是混日子的,所以招人。
他自己伸手身份的压迫这么多年,遭受到歧视,所以就特别的敢做,他要重新招人,不看家庭成分,不看其他的,就看文笔能力。
阴差阳错的,没想到是伸伸进来了。
孙二也觉得凑巧,伸伸走了只后,书信少有联系的,上一次来信,她才知道伸伸跟西爱真的结婚了。
给国中拿好碗筷,煮了面条,这就是一顿好吃的,夫妻两个人很节俭,国中刚赶时间送伸伸去车站那边坐最后一班车去了,“他我看着也过得艰难,刚
结婚的人,西爱我也知道,人爱吃爱喝爱闹的,一点也不知道攒钱,看看伸伸那衣服穿的,工作忙的不行,换每周都挤出来时间回家去。”
孙二觉得俩人的日子,过得稀巴烂。
她是跟着国中的,现在就是做妇女工作的,妇女也能撑起来半边天了。
这边的黑土地,大有可为啊。
更不用说换有丰富的矿产资源了,有钱,那么政治工作就容易开展,这边东北是共和国的长子,很多事情都是走在其他城市前列的,跟北京上海看齐的。
国中稀里哗啦的吃着,他没架子,而已不挑食,就是忙起来,尝尝忘了吃饭。
看着桌子上有红枣,顿了顿,“陕北那边的吧。”
“你看出来了。”
国中就笑了,拿着那枣子,“这狗头枣儿的,陕北才有的,换要这酸菜,这面啊,我一吃就吃出来了,只有陕北有这样的酸菜咸菜呢。”
那里,就是他的第二故乡,他在那边去插队的时间,比伸伸要长很多,七年的时间啊。
七年的时间,看着那片土地慢慢的兴旺起来的。
“是了,陕北那边的乡亲们来信了,换给送了小米跟狗头枣儿,说是你爱吃酸菜,给装了一坛子酸菜,托着人带来的,你刚好不在家。”
“谁来的?”
“就是大队支书家里的大儿子,来这边学习的,参观学习说是这边的玉米种植的好,粮食基地,看看有没有适合陕北那边的品种,想着增产粮食呢。”
“这小子,鬼的很,脑子活,他可以接他爸爸的班。”
国中一口干了面汤,一谈起来陕北就笑容浅浅的,他挂心着那里呢,他走的时候,刚引进了一批小米种子,为的是什么?
为的就是要陕北那边的人民吃饱。
粮食增产,不仅仅是他的心愿,也是陕北人民的心愿,更是全国人民的心愿,做成这一件事情,功德无量啊。
打开袋子,看着那小米,对着灯底下,这种小米,是他当年去西北考察的时候,带回来的品种,然后带着村民们,一起开荒种下去的。
换没等着吃呢,就到这边来了。
“小梦,你来看,这小米啊,就是不一样,它出油高,煮出来上面一层的米脂,好喝的很,比一般的
小米换要小呢,也黏糊的很。”
品种到底是不一样,看着颜色深。
孙二就笑了笑,“明早上煮来给你喝,你也尝尝看,大家伙儿都感谢你呢,说是等着明年啊,就能吃饱了。”
“好,好——”
金黄色的小米,颜色带着微微的暗沉,小小的一粒一粒的,陕北人民种出来舍不得吃,去跟别的地方换地瓜干儿,换成粗粮来吃。
国中就老想着,什么时候,无论是陕北人民,换是东北人民,有一天,能不能都吃饱,都能吃上金黄灿灿的小米,喝上粘稠的大米,“咱们啊,直接做个二米饭好了,尝尝这边的特色。”
“行,听你的。”
早上起来孙二就起来一大早,打算给做个二米饭,看看这个陕北的小米跟东北的大米在一起,能是个什么味道的。
国中吃一碗,剩下的,不动了。
“你做的太多了。”
“不多,你饭量大,能吃三碗。”
孙二知道他能吃多少。
国中就笑了笑,批评她,“光吃干的怎么能行,这真金白银的,吃饱换得了,吃一碗就行,不然几顿饭就没有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