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97
g换风格了,彻彻底底的改变了风格,和以前为故事服务的文笔不同,这一次的,里面充满了抒情诗般的句式,远藤间这个时候也不知道该怎么评价Theking了。
该说对方是初生牛犊不怕虎,还是艺高人胆大?
这种万众瞩目的文斗中,竟然敢临场转变自己的风格,而且还转变的如此彻底!
继续看,不管对方转变风格是什么原因,自己输了就是输了,他现在要找出的,是自己输在哪里,而随着他的继续翻阅,一些属于的精彩之处,也是逐渐展现了出来。
这一次,没有停顿,远藤间一口气就看到了结尾。
而等他彻底看完的时候,心中最后一抹不甘也是彻底消失了。
合上这本还散发着幽默香气的,他眼神带着一抹赞叹,此刻的他已经明白了自己输在哪里。
这部小说打破了推理小说的一些惯例,对犯罪心理的设定和描写没有停顿于对犯罪心理的剖析,而是主动地将复杂且深刻的心理理论巧妙而通俗易懂地糅合到笔下的人物中去。
这种写法,是远藤间以前没有思考过的。
文中还引用大量的古籍、事例来阐述了京极堂对于宗教、神秘体验、科学、意识的认知与理解。
这些东西,乍看会有些无聊,但是你一旦认真的看完,就会发现这些介绍结合剧情会有一股异样的魅力,关于姑获鸟,关于种种鬼神传说,都是能够给小说增加无数趣味性的。
而主角那句总是挂在嘴边的“世上没有不可思议的事情”,再加上周围人视角的衬托,也是塑造了一个极为立体的京极堂形象。
另外所谓的妖怪型推理,远藤间也是明白了其中的意思,因为他发现这部推理小说的写法其实跟妖怪小说很相似。推理小说作者制造出谜案,再把这个谜案合理地解决,这与写妖怪小说的时候,妖怪从形成到被驱除的经过是一样的,颇有些鬼怪漫画的形式,充满了新鲜感,令读者产生爱不释手的感觉。
最让远藤间感到震撼的是三重人格的谜底!
随着故事进入尾声,所有迷团经由京极堂之手被一一解开,读者们也了解到久远寺凉子拥有三种人格。
第一种人格为凉子本来的、最初的、周遭环境一切正常下的人格,即“凉子”;第二种为心智完全处于动物本能的支配下,四处寻找婴儿并将之掳走的人格,即野兽般的“京子”;最后一种则是京子为求获得施加痛苦者的认同而从痛苦中解脱,只好使自己产生出一种与施加痛苦者相同的人格,也就是久远寺家族的“母亲”。
这三重人格,类似于哲理中的本我、自我、超我!
前世,著名的精神分析学派创始人弗洛伊德有过“三我”理论,而这一理论,则是被完美运用到了中,远藤间最大的不足,就是在文斗中的艺术体现上面——
614江户川乱步奖
“我输了。”
当远藤间亲口承认这句话的时候。
日本著名推理作家裕太一郎在一档综艺节目的采访中也是说了同样的一句话:“答案很显然,远藤间输了。”
接着,似乎是为了给出更具有说服力的观点,他以极为专业的角度分析道:“Theking在埋金线,京极堂有关你眼前的世界是否真实并不是对关口的说笑,也并不是某种严肃的虚幻,它是关乎存在的哲学终极问题。”
“而中间的故事又似棉絮,白花花一片,仿佛又没有什么味道,中规中矩。然而远非如此。”
“Theking到久远寺梗子的丈夫的尸体暴露才开始慢条斯理地抽取金线,而到此时松散的棉絮才逐渐收紧,而不是被切断,这故事的魅力才初显现:京极堂所谓的妖怪鬼神、魑魅魍魉并不存在,却确确实实地具有并非是不合理的。正如他本人所言,主体与客体并不能完全分开,这促使当趋向客体的东西被迷雾包围的时候,主体或许会选择切碎认识,转而重组回忆,姑获鸟便诞生了。”
综艺节目的主持人被唬得一愣一愣的。
确切的说,此时此刻,无数观看这档综艺节目的日本观众也是一脸懵逼。
明明很多人都看过,不过在听完裕太一郎这位顶级日本推理作家的分析之后,还是下意识的产生一种,我和裕太一郎看的不是同一本书的错觉……
好在,裕太一郎也反映了过来。
普通人可不会以自己的角度去解读。
于是在主持人尴尬发愣的当口,他打了个哈哈,用极为通俗的话来解释道:“对于一个爱讲道理的人来说,这样的作品,tm的简直就是!”
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