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5、九层
一套术法,自成体系,内里自有规律,章节之间环环相扣。
若要抹去部分内容,又不伤及体系,抹去部分只能极尽简省。
而只要体系在,遇到博学之人,自有办法推导出缺失内容。
这样的人不容易遇到,但世上出了个博览群书、通晓经义理论的童弦思。
童弦思打开了那个魔盒,然后穷尽后半生,也没能关上……
最后还把自己搭了进去。
芙蓉山几代人都在遗憾经文的缺失,不止陆岚这一代想过补齐,往上数几代都想过。
所以,不难想象,在童弦思动手之前,当时知情之人,肯定是抱着要圆梦的期待的。
填齐之后,大家或许还欢庆过一阵。
谁也没想到,那缺失的内容,虽极尽精妙,却也极尽蛊毒,填齐的竟是一个恶梦。
童殊顺理成章推出一个猜测——缺失的内容并非是遗失,而是被人有意抹去。
是谁呢?能掌握芙蓉功法并主导传承的,只可能是某一代的芙蓉山主了。
可是,为何那一代的山主选择不声不响地删改了,留给后世各种遗憾揣摩?而留下遗命,规劝后世不可补齐,省去当中误会难道不好么?
童殊闭上眼睛,摒弃杂绪,倏然睁眼。
他想:是了,因为缺失的内容能给人巨大的力量,若是规劝告知,难保知情之人能扛住诱惑而不铤而走险。
人心,从来不知满足。
对力量的渴求,永无止境。
这天下,从来不缺为功名利禄再所不惜铤而走险之人,一部能轻易带人进入扶道境晋上人的功法,是最毒的酒,也是最销魂的欲望,哪有人不想尝一口的。
想的越深,越是生寒,童殊眼底漫上深冷,他想——若是这般,童弦思最后的死因也成迷了。
恐怕不是病去那般简单。
童弦思写信是在弥留之际,信中一股强烈的仓促之意,那么,临死之际是什么来不及了呢?
她在死之前要做什么?
抑或是已经动手做了什么,却没做完?
童殊双眉紧蹙,眼神极沉,他意识到自己离当年的直相已经很近了,敏锐地发现自己已经站到了深渊的边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