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我真是佞臣啊 > 第278章 他们理当被铭记

第278章 他们理当被铭记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夏以安记录历史的笔,通过史家圣道,落入了宁辰的手中。

宁辰手持夏以安记录历史之笔,这一次宁辰并没有以浩然正气为墨。

而是直接以笔在圣道之上,记录下了这一被历史所遗忘的事件。

之所以不以浩然正气为墨,就是因为宁辰不希望这件事情,在以后被任何一种方式诟病。

他们理应被所有人所铭记,并且不能被以任何一种方式诟病。

很快宁辰就将事情的来龙去脉,全部书写到了史家圣道之上。

这些文字被镌刻在了圣道之上,伴随着圣道之上大亮的光芒,这件事情彻底被历史所铭刻了下来。

同时关于这件事情的真实性,也不再有任何一点的争议。

这些被埋没了几千年的英雄,终于可以重见天日。

史家圣道浩瀚缥缈,贯通天地。

伴随着这件事情彻底的定性,海岸线之上刚刚消失的金光,再次出现。

只不过这一次并非是有魔族。

而是他们集体出现,要感谢宁辰的义举。

这一次出现的儒家先贤的影像,比之刚才明显更加的清晰了一些。

可见这些年它们一直在淡化,并非单纯的只是因为时间。

同样的还有因为他们正在不断的被忘记。

所有人都忘记了他们的存在,这些人的影像自然也就越来越淡。

不过这些儒家先贤并没有因为没有人想起他们,就放弃对人族的守护。

哪怕他们能够影响的范围,已经仅仅只有海岸线这一点点,他们也依然在守护着人族。

所有金光变化出来的人影,齐齐的朝着宁辰一拜。

宁辰同样郑重回礼。

赵子詹他们同样对着这些出现的儒家先贤深深一礼。

当金光散去,赵子詹和欧阳潜起身,接着就是对宁辰再次一礼:“多谢宁院首,为我儒家先贤正名!”

云山书院作为当世儒家抗大旗的存在,面对这样的大恩,两人必须要有一个态度才行。

“两位前辈言重了,我亦受过儒家的恩惠,我所做之事只是我该做的事情。”宁辰回礼说道。

回应了欧阳潜两人之后,宁辰对周定增说道:“周大人这里的事情就由你来上报朝廷,另外在海边修建一座祠堂,以供奉这些先贤。”

周定增郑重颔首:“是,下官这就去操办。”

“冠军王这海中的魔族究竟是怎么回事?可有我们可以帮上忙的?”欧阳潜主动向宁辰询问道。

两人来都来了,而且还受了宁辰如此大恩。

总不好什么都不问,扭头就走。

这不是儒家为人处世之道。

宁辰语调沉稳说道:“这海中魔族应该跟当年的魔族属于同一类,只不过强度的话,应该比当年小的多。

它们为何会出现在这近海,我现在也不太知道。”

话锋一转宁辰道:“不过我还真的有事情,可能需要两位前辈帮忙。”

欧阳潜听了立刻表态:“宁院首有什么需要我们协助,但说无妨。”

宁辰也并不推诿,直接说出了自己所求:“我可能需要两位前辈,帮我仔细的查找一下当年儒家典籍当中,关于东海魔族的事情。

最好可以找到这些魔族的来源,哪怕有一个大概的方向也好。”

这件事情其实并不难,只是需要花费的时间多,同时工程量也非常大。

只是这些许的困难,欧阳潜自然不会说什么,直接就点头应允了下来,并且表示自己会立刻组织云山书院所有学子,一起查找所有相关典籍。

同城他自己也会前往北境去跟那些半圣世家协商,看看是否可以进入到他们家中的藏书库里面,看看是否有相关的典籍。

北境的那些半圣世家,别看是被赶到了北境。

但是毕竟底蕴还在,临走的时候,也带走了大量儒家典籍。

只是平日里他们并不会对外展示这些而已。

“北境那边是否需要我帮忙协调一下?”宁辰客气的向欧阳潜询问道。

宁辰这话问的的确是非常客气。

关于云山书院和北境这些半圣世家的矛盾,宁辰还是知道一些。

当年这些半圣世家之所以被赶到北境,就是因为云山书院的创始人,儒家的最后一位半圣亲自出手。

他们才不得不背井离乡,到了北境安居下来。

所以欧阳潜直接去商量的话,宁辰也担心会有不小的难度。

虽然说自己跟北境这些半圣世家,也有不小积怨。

可是毕竟后来宁辰还是带给他们不小的好处,再加上自己的百家城是北境四州强龙,宁辰相信自己开口这些半圣世家还是会给自己这个面子。

话虽如此,但是欧阳潜并没有接受宁辰的善意:“云山书院虽然跟这些半圣世家有些积怨。

但是在这样大是大非面前,我相信他们还是能够明事理的。

何况他们的祖先当中,说不定也有就在这里的。

此次也是为他们祖先正名,他们不会难为我的。”

既然欧阳潜说的如此言之凿凿,宁辰也就没有再坚持自己的意见。

“那我就不多留两位前辈了,如果两位前辈有消息的话,还请第一时间告知我。”

解决魔族的事情刻不容缓,宁辰也没跟欧阳潜两个人客气什么。

三人告辞离开之后,欧阳潜直接去了北境寻找那些半圣世家。

赵子詹这是回到了云山书院,去组织云山书院的学子们,大量的翻阅儒家的典籍,去寻找一些线索出来。

宁辰自己则是又出了一趟海,打算再多调几个魔族上来,看看具体是一个怎样的情况。

周定增那边将折子送上去之后,武昭当朝说完之后,根本就不用武昭发动什么。

当朝所有文官一致赞同宁辰的决定,表示一定要在海边建立祠堂供奉这些儒家先贤。

宁辰的提议,还是第一次如此顺利的在朝堂之上,得到这么多人的支持。

祠堂的名字,由武昭最终敲定,直接命名为万儒祠。

修建的银子由户部直接拨付,由工部安排人立刻开始动工。

同时关于这一段历史,武昭也决定以邸报的方式昭告天下,让所有人都知道,人族的历史曾经还有过这样一段可歌可泣历史。

宁辰在海上漂泊了半个月,又成功的钓了五头魔族出来。

这五头魔族,宁辰在海上就直接解决了,没有再往岸边拉。

岸边这些儒家的先贤,虽然因为有人祭祀,看上去稍稍的稳定了一些。

但是如果连续的消耗他们的力量,恐怕他们也会很快消散。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