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节
“十年寒窗苦读,秀才的名额针对一府之地的童生而言,已经是少之又少,府试三年两次,这次不录取,下一次人就更多了。”
“你这话说的倒是也有道理。”方之问居然十分赞同的点头了。
王山长就顺着他的话茬试探着问道:“那大人的意思是否能放宽一些?”
方之问却拧着眉头,一本正经的说道:“学问一道重在专精,随意开一面的话,岂不是对其他数百成千未能考的童生不公?”
王山长也被他弄糊涂了,无可奈何的问他:“那方大人的意思究竟是……”
方之问忽然说道:“要按我对学生的要求,这些人既然答不出来,那落榜也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王山长有句话说得也对,一个也不录取的话未免太过严苛。”
“这倒是让本官想到,此次应考的童生不同以往,他们自愿为朝廷奉献自己的一份力,主动参加到此次河道治理之,甚至还有数位考生辛苦劳作,因为病倒的。”
“虽说才学普通,但这番为大周尽忠效力的精神还是好的,值得天下读书人学习。”
“哎,正因为如此,他们考前也没能好好准备,因而有疏漏倒是也情有可原。”
“不如这样,看在他们为大周流血流汗的这份心上,便对他们放宽一些,这也不算徇私枉法,毕竟录取人才,还得看他们为国为民的心才是。”
王山长算是明白了,感情这位方大人早就想好了,甚至说他这一次故意出这么难的题目,就是为了在科举对参加治理河道的童生开一面?
他迅速转过好几个心思,最后点头说道:“方大人所言甚是,青州府童生有心报效大周,方知府又甚是体恤下民,可见本地风极好。”
方知府笑了笑,点头说道:“既然如此,你们就按照他们所出答案,答出名字多的,就排在前头,答出名字少的,就排在后头,录取满五十名额为止。”
一锤定音,评卷的几个人也都放宽了心,终归不是一个都不录取就行。
他们只是帮忙来评卷的,至于过程到底如何不重要,再说了,主动帮助大周治理河道什么的,说破了天也没错,谁也捏不住把柄。
这么一来,评卷的速度反倒是起来,因为标准简单,就看谁回答出来的人数够多就是了,其他笔什么的反倒是成了其次。
方知府满意了,重新坐回到位置上眼观鼻鼻观心,等待着他们评选出最后的名次来。
第60章人
“咦!”忽然,王山长看着手的卷子,脸色有些怪。
他从头至尾看了一遍,想了想又开始数数,从头至尾一直数了三遍,确定自己没有数错才开口说道:“了怪了,这么难的题目,居然还有童生答对了。”
“真的假的,居然有人能答出来。”旁边的山长忍不住探过脑袋来看。
这一看更是惊讶:“还真的写出来了,写的密密麻麻的,我来数一数有没有一百个。”
不怪他们惊讶,在看到方知府拿出那考题的时候,在场的山长都觉得惊讶,甚至有几个人暗暗琢磨了一下,一时半会儿他们也答不出来。
这显然已经不是偏题的问题了,而是谁会有事没事去计算这个。
但是现在,摆在他们面前的这一份考卷整整齐齐写满了一百个人名,大约是因为时间有限,每个人人名之后只写了一句话概括事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