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节
“你是读书人,出口成章,起名字肯定比我们行。”
“要是三爷爷您放心的话,我就给起一个。”苏凤章倒是也没推辞,显然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他领着三爷爷回到屋,拿出一张裁好的纸来。
“我大侄子是经字辈,不如就用这个磊字,寓意内心坦然,坚强刚毅,正大洒脱,光明磊落。”苏凤章刷刷刷写下苏经磊这三个大字。
三爷爷怎么看怎么觉得好,小心翼翼的接过那张纸:“读书人就是读书人,这脑袋瓜子跟我们老百姓都不一样。”
说完这话,他又从怀取出一个小袋子来,苏凤章连忙推拒。
三爷爷却说:“二郎,这是村里头的规矩,你要是不收下就是看不起我。”
最后到底是收了,三爷爷给的也不多,里头只放了五钱。
等人都走了,苏赵氏这才过来喊道:“忙完了就出来吃饭吧,待会儿都要凉了。”
苏凤章坐到桌上,就听见白姨娘笑着说道:“如今二郎可了不得,是半个村子的老师,这几天咱家的菜都不用买了,他们都上赶着送过来。”
虽说苏凤章并不收束脩,但一段时间下来村里头的孩子多多少少学到了几个字,家长过意不去,银钱不舍得,自家种的菜却一抓一大把。
之前苏家吃的菜都是去苏二叔家摘,不过时间久了到底不好,苏二叔不说什么,张氏却是个小气的。
后来苏赵氏就让魏娘子拿着铜板去买,在村里头买菜便宜,不费多少钱。
他们自己弄的菜园子只有几样能吃,周围的人家知道他们缺菜,便陆陆续续送过来。
苏赵氏也高兴,并不是稀罕那几个铜板,而是高兴村人对儿子的推崇:“来,吃个鸡蛋。”
如今守孝家里头沾不得荤腥,苏赵氏就每日给他们煮鸡蛋吃,光是这一项花销就不小,前几个月索性在后院养了十几只鸡,但是勉强能自给自足。
鸡蛋是好东西,但换着花样蒸煮炒炖,吃了几个月也觉得腻味了。
苏凤章接过来两口吞了,想到自己的身高就有些绝望。
他现在十五岁,身高还不到一米七,在村里头已经是平均水平了。
这可是青春成长期,身高最容易爆发的时间段,营养跟不上会不会变成个矮子。
再看看旁边的两个小萝卜头更加可怜,小小年纪就得连吃三年素,估计等除服脸色都要变成青菜的颜色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