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段清番外
修真界灵气不存之后,修士们大多各奔前程,凭借着之前自己学来的少许本事度日。
他们或汲汲营营,或妄想再赴仙途,但经历了多番波折,总有人未曾改变,仍在践行着自己的道。
段清便是其一。
纵然她早年间拜入太清宗,学的术法都用不上,但其后在万剑宗,跟着裴景,也学了一手卓绝剑法。灵力没了,剑招仍在,比起往日依赖法宝等旁门左道的修士仍是强上不少。
事发之时,她在西洲,想的是往魔界去救一救那些凄惨受难的凡人。只是没料到,原本倚仗的修为不存,她反倒胜过那些所谓的“魔修”许多。
如天赐良机,她一行聚集了不少心怀恨意,于绝望之境试图报仇的凡人,教会他们些自保的功夫,便领着他们去寻觅那些曾欺之辱之的仇家。
一场“屠魔之战”闹得轰轰烈烈,震惊七洲。
但在传闻之中,她并未留下名姓。
唯一被众人记住的,只有斩落敌人头颅的飒爽身影,映着寒光的银刃,与剑柄之上的红穗。
-
北洲终年严寒,大多数人都裹上了厚重衣裳,富裕些许的便是狐裘披风,拮据的则是叠穿在一起的单薄衣裳。
段清的长发在脑后束起,碧色的簪子之上满是痕迹,但古朴庄重,驱散了一些她身上的冰凉之气。
她一身雪白劲装,并未穿时下女子偏爱的衣裙,身上无甚环饰,仅有的那支手钏也被裹在袖口之内,不出剑时难以被人看见。
随着她的走动,唯垂在剑柄之上的红穗不断晃动,为这一路添了抹亮色。
路过一家医馆之时,段清停下脚步,打算去里头买些干木槿,泡水后将剑穗之上沾染的尘埃与血迹洗净。
她一路走来北洲,见到的恶徒不计其数,手中剑刃已然不知饮过多少血,杀过多少人。就连红色的剑穗,也因为血迹太重,而变得有些发黑。
医馆内飘着清香,檀木盒子整整齐齐堆叠起来,放置着各式药材。
有位眉目清朗的男子坐在案边,瞧着大抵是这家医馆的大夫。他的指腹搭在一垂髫女童的手腕内侧,正在给她把脉。
这孩子一身短褐穿结,身形瘦弱,本该圆润的脸蛋凹陷下去,脸色蜡黄。
在这样的严寒,她衣衫单薄,额上却冷汗淋漓,瞧着便有几分可怜。
段清多看了两眼,站在一旁的伙计便注意到,上来招呼她:“这位姑娘,可是有何不适?”
段清收回目光,摇了摇头,答道:“敢问可有晾晒好的木槿枝叶?麻烦替我包一两。”
她的声音如泠泠碎玉,不见半点暖,称不上抓耳,却引得医馆内众人不由得看向她。
木槿不是什么名贵药材,亦无毒性,那伙计听了,带着段清在一旁的椅子上坐下,便去药柜前为她抓取。
如此一来,那大夫与女童便与她近在咫尺,收于她的眼中。
等待的功夫,段清听到那男子开口,声音如三月春风,熨帖舒适,又有几分书卷之气:“寸关尺三部,其脉皆无力,难以鼓动,有空虚之感。乃是气血两虚之征。”
女童的娘亲站在一旁,衣着虽称不上光鲜亮丽,但也打理有致,干净整洁。
她面上满是焦急:“季大夫,那你说这怎么办?”
季无霜起身,说道:“大娘,前两日我已然为她诊过,你只消每日熬药三次,让孩子服下便可。”
这对母子并非今日头一回来。
两日前,他们便前来医馆问诊,当日季无霜便诊出这孩子气血不足的毛病,写了方子抓了药,让他们拿回去吃。
因看着两人家境颇显拮据,连诊金与药材钱都没收。
但大抵正是因此,这妇人得了纵容,脸皮愈发厚,每日都要带着孩子过来寻他再把把脉。
妇人本就心绪,这会听了季无霜的话,只觉得他是在说自己占便宜,连忙先发制人,脸上带了怒气问道:“但这些药熬出来,囡囡吃了两日,还是这副样子,这药有没有用啊?”
话说出口,这妇人心中更信了几分,甚至觉得季无霜正是因为医术不精才不收银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