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75章 大明将门
谭兴悌、田维胜都一一做了介绍。
闫险峰又给他们三人介绍了其他几人,都是游击将军衔,只有他一人是参将,难怪这么高调的。
刘慧明举杯道,“在下一白丁,何其幸运得以认识几位豪杰,来,干一杯!”
闫险峰举起酒杯,嘿嘿笑道,“先生投奔了王督公,何愁富贵,以后老哥还指望您提携呢一二。”
刘慧明严肃道,“男子汉大丈夫,功名只应马上取,走门路升高位岂不让同行耻笑?”
闫险峰无奈地道,“兄弟们也是没办法,跟了这么个长腿将军,一打仗就跑,怎么博取功名嘛。”
一个叫石蛟龙的游击也小声附和道,“要是跟着扬威伯就好了,再不济跟着镇朔将军和平贼将军也行,总比在这脓包手下强。”
镇朔将军是姜襄,平贼将军嘛,当然是左良玉了。左良玉就不用说了,只要投到他名下,升迁就不是问题了。但左良玉远在中原,他们有心无门,只好把目光选在离得最近的镇朔将军姜襄身上。因为姜襄除了和左良玉一样挂将军印以外,他还有个身份——将门。
提起大明的将门,一般人都会想到东李西麻,但那都是过去时了。到了这个时候,最显赫的将门除了辽东的祖氏以外,就属陕西的姜氏了。其实在崇祯初年,姜氏并不亮眼,但当时煊赫一时的榆林尤氏、榆林王氏、大同曹氏等顶级将门都死伤惨重,而姜氏因缘际会进入了顶级将门的圈子。
到目前为止,姜氏三兄弟大哥姜让担任榆林总兵,二哥姜瑄担任昌镇总兵,年因为抵抗清军不力被崇祯拿下了,前几天沾了刘慧明的光刚出狱。老三姜襄更是不得了,他目前担任大同总兵,挂镇朔将军印,是三兄弟里混得最好的。
大明的将门是一种传承,最古老的的将门可以追溯到元朝,而一般的也能往上数个五六辈人,他们相互之间盘根错节,牵一发而动全身,势力大得一比。因此,一些在边境一带混饭吃的中下级军官无不以投入他们名下为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