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妖僧 > 第434章 连崇祯都无可奈何的人

第434章 连崇祯都无可奈何的人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黄道周,字幼玄,号石斋,福建漳州府漳浦县(今福建省东山县铜陵镇)人,天启二年三十八岁时中进士,今年已经五十九岁了。后世给他的评价是晚明著名的学者、书画家、文学家、民族英雄,但却没有提他是一个比魏征还要正直敢谏的诤臣。

老黄头和刘宗周号称晚明“双周”,都以学问见长,而且性情耿直,道德高尚,名满天下。不过,黄道周比刘宗周还要硬气一些,刘宗周属于看不惯就挂冠而去,绝不多言之人。他就不同了,面对看不惯的人或事,他直接一封奏疏就送到了御前,不仅骂朝臣还要把皇帝也捎带上。

崇祯三年,温体仁和周延儒勾结指责袁崇焕和内阁大学士钱龙锡结党,崇祯吓得不轻,直接把二人扔进了诏狱,打算效仿嘉靖朝夏言和曾铣的旧例一起处死。众大臣无人敢救,只有黄道周认为此事不妥,他觉得袁崇焕该死,但钱龙锡是无辜的,二话不说就上疏为钱龙锡辩难,直言:“今杀累辅,徒有损于国”“为国体、边计、士气、人心留此一段实话。”

崇祯大怒,将黄道周连贬三级待用。但正因他的仗义执言,大学士钱龙锡等一批受连坐之罪的大臣方得以幸免。

从此以后,崇祯就开始讨厌他了,但他毫不在意,仍然我行我素。

老黄头在朝中待久了,厌倦了朝中挤压、倾轧的党争之风,就向皇帝称病请辞,崇祯二话没说就准了。

临行前,他本着人之将死其言也善的原则上了一道《小人勿用》疏,批评当时的内阁大学士周延儒、温体仁,并劝诫崇祯“退小人,任贤士”。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