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1章 军营二三事
何欢道,“现在吃的盐都是户部拨来的,最多还能吃十天。”
刘慧明拍了拍额头,道,“先去市面上买吧,管他官盐私盐,只要是盐就买。”
马祥龙点头应承。
河北的长芦盐场在后世可是中国三大产盐之地,刘慧明现在身居高位,有的是办法把它搞到自己名下。仔细思索了一会儿,刘慧明很快就想到了办法,对二人道,“你们先想办法买盐,我也会想其他办法的。”
二人来到算学班,学校已经建得差不多了,刘慧明让人叫来唐卯,吩咐道,“虎泽,你以后也不用再给我当秘书了,我现在给你分配一个重要的工作,就是当这算学班的山长。”
唐卯这人天生热爱数学,闻言大喜道,“学生一定做好这个山长。”
“咱们这个算学班以后要扩张,不禁要有算学,还要教授文学、哲学、物理学、化学、生物学、、天文学、地理学,医学等学科。”刘慧明看着崭新的校舍,想了想道,“也该有个正式的名字了,你们想想叫什么比较好?”
何欢想了想道,“《礼记》有云:致知在格物,物格而后知至。大人的书院教授的是格致之学,不如就叫格致书院。”
唐卯也附和道,“嗯,好主意,学生也觉得‘格致书院’不错。”
“那好,就叫‘格致书院’”,刘慧明是个懒人,既然他们都认可了,他也懒得想其他的名字。
明末正处于东西方文化交流的黄金时期,很多传教士在中国的土地上传播西洋之学,刘慧明的想法很简单,通过这个书院全面系统地引进现代科学知识。
“我记得钦天监有个叫汤若望的家伙!”刘慧明一边想一边对唐卯道,“这人统管所有西洋教士,我跟他约个时间,到时候大家碰个面,一起编写一套教材出来。”
汤若望在后世名气想当响亮,不过在这个时代还是默默无闻的,刘慧明早就想认识他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