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明末妖僧 > 第365章 沧海桑田

第365章 沧海桑田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崇祯一下就振作了,急切地问道,“爱卿快说,是什么原因导致天灾频发?”

刘慧明道,“陛下,其实我们居住的环境不是一直都这么温暖的,有时候会变暖,有时候会变冷,就像春夏秋冬一样更迭,只是时间较长,世人不容易发现而已。”

见二人不说话,刘慧明接着道,“气候变暖的时候粮食产量高,百姓的生活压力就小,气候变冷的时候粮食产量低,北方的游牧民族就会南下,中原的边患就会变得很严重。所谓沧海桑田就是这个道理,气候变暖,高山上的冰雪融化,海平面上升,海岸的良田就会被海水淹没。气候变冷,大量的水结成冰,海平面就会下降,沧海就会变成桑田。”

“真的?”崇祯的嘴已经张了O型,“爱卿能说说现在到底是气候变冷还是变暖?”

刘慧明道,“当然是变冷了,而且是从嘉靖年间就开始的,到现在已经是历朝历代最冷的时候了,唉,陛下,你运气实在不好啊。”

王承恩接着问道,“那何时才会变暖?”

刘慧明装出一副老神仙的样子掐指一算,道,“至少还有三十年。”

“啊,还有这么久?”王承恩沮丧地哭了,“陛下,天公不作美,老奴,老奴……”

崇祯愣愣地道,“先生,你是如何得知的?难道你还懂天象,知未来?”

刘慧明摇了摇头,道,“臣也是看史书看的,从史书里找到的规律。”

崇祯略显失望地道,“如此,先生可否详细说一下。”

刘慧明道,“根据史料记载,在商朝的时候中原有大象生存,说明那时候中原比较暖和,至少比现在暖和吧;从春秋时期到西汉末年,中原地区有竹子生存,说明气候也比较暖和;从东汉到唐初,渤海连年结冰,黄海封冻,说明这几百年天气寒冷;从唐朝至北宋初年,四川有荔枝出产,杨贵妃吃的荔枝就是从蜀中送过去的,现在早就不产了,说明那时候也比现在暖和;两宋时期,湖广的柑橘全部冻死了,福建的荔枝颗粒无收,说明这时候也比较寒冷;南宋中期至大明中期,黄河一带还有‘施竹监’存在,说明当时是有竹子的,也可以证明这段时间内中原比较温暖。自从隆庆以来,连洞庭湖都被封冻,渤海每年都冰封,说明天气变冷了。”

崇祯和王承恩听得目瞪口呆,刘慧明居然能从这些蛛丝马迹里面推算出气候变化来,简直就是神人啊。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