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4章 密度
刘慧明接着道,“你们看我刚才测出来的生铁密度为三百六十三,熟铁密度为三百九十五,哪一个含碳量高?”
何欢是读书人,果然不一样,首先抢答道,“生铁。”
刘慧明等工匠们都明白了才接着往下讲,“你们刚才炒铁,生铁炒成了熟铁,含碳量下降了,密度提高了,说明了什么?”
陶乾道,“说明铁越来越纯了!”
刘慧明点点头,“对,就是这个意思。所以,咱们炒铁就是一个不断降低铁里面含碳量的过程,是不是?”
工匠们答道,“是!”
何欢插话道,“大人,我们是不是可以通过密度来平价铁的好坏?”
刘慧明道,“不仅是铁,金银的成色都可以通过密度来判断,绝无误差。比如在纯金比纯银的密度要大一半,如果在金里面掺杂了银,只要一算密度就露馅了。而铅比铜重,要是铜钱里面掺杂了铅铜钱就会变重,也能测出来。”
何欢惊喜道,“大人此法当真绝妙,学生一定下去试一试。”
刘慧明道,“你如果有空的话,可以把所有物质的密度都测一遍,到时候你会发现很多有趣的现象,比如水的密度是五十五,酒的密度是四十四,一坛酒要是放久了,酒就浮在上面了,水全部沉到下面去了。这就是为什么你们去买酒,伙计都要先搅一下的原因。”
工匠们恍然大悟,不由得赞道,“原来如此!”
一个工匠插诨打科道,“以后去买酒就让伙计舀上面的。”
众人哈哈大笑。
刘慧明道,“其他物质也一样,要是密度比水大就会沉下去,密度比水小就会浮起来。”
会场上所有人都惊呼一声,“当真?”
刘慧明笑着道,“不信你们可以去试一下嘛。”
刘慧明想起自己以前设计的测温仪,可惜放在夷陵了没有带过来。他已经普及了温度的概念,现在又提出了密度的概念,现代理科三大要素就差压强没有普及了,不知道哪天心血来潮会泄露天机,也不知道会不会被天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