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七章、看不懂的资本
然而,这个看上去牢不可破的联盟,内部关系却远远没有外界看到的那么和谐。
围绕着联盟主导权之争,俄奥两国暗地里的斗争就没有停过。直到最近一些年,奥地利凭借经济上的优势逐步取得了联盟主导权,斗争才逐渐缓和了下来。
然而,沙皇政府又怎么可能愿意给人当小弟呢?从亚历山大二世开始,几乎每一任沙皇都为了摆脱奥地利影响,做出过努力。
很遗憾,沙皇政府实在是太穷了。每一次他们的经济刚刚有所起色,新的战争就接踵而至。
最终的结果就是每一次战争过后,俄罗斯帝国对奥地利的依赖就增大了一分。
从最初的经济,再到军事,接着是工业体系,现在已经到了文化艺术,两国之间的联系实在是太过紧密。
前不久爆发的经济危机就是例子,神圣罗马帝国经济出现问题,俄罗斯帝国连挣扎的余地都没有,就被直接拖下了水。
不管愿不愿意承认,沙皇政府统治阶级的利益,都和奥地利绑在了一起。
如果他们倒霉,奥地利或许只是短时间的阵痛;但是奥地利一旦出了问题,他们的钱袋子一定跟着完蛋。
若不是如此,沙皇政府也不会轻易被忽悠加入反法战争,更不会坐视神圣罗马帝国复立。
发展到了现在这一步,已经不是某个人说反对,就能够反对的了。任何破坏两国关系的行为,都是在动官僚贵族们的奶酪。
真要是翻了脸,维也纳政府放非洲农产品入市,放开矿产资源开发限制,俄罗斯帝国的农业、采矿业,马上就要完蛋。
不光是官僚贵族不答应,下面的买办、民族资本家同样也不答应。在买买买的同时,俄国工商业的命脉也不可避免俄交了出去。
所有的既得利益者都反对,仅仅只是沙皇想要改变,最终的结局不用想也知道。
这个结论,可不是布拉德公使凭空猜想出来的,而是英法用了数十年经验教训换来的。
为了拆分俄奥同盟,法国人努力了三十多年,英国人努力了四十年,无数的国际关系专家学者苦心研究,最终才得出了这个结论。
想要破坏两国关系,最简单也是唯一的方法,就是:沙皇政府发生政治地震,将原来的既得利益者全部清洗出局。
并且,新的统治阶级还必须富有战斗力。不光要能抵御敌人的糖衣炮弹,更要做好长期吃苦耐劳,随时镇压国内破产工农造反的准备。
“恩!”
只要不是针对西班牙,对俄奥之间的烂事,儒尼奥尔完全没有掺合的心思。
“只要不涉及到我们,那就看热闹好了。对了,借款的事情,你和维也纳的银行家们谈得怎么样了?”
儒尼奥尔可没有忘记自己来维也纳的目的,只要能够借到钱,其他都是旁枝末节。
提及借款,布拉德公使脸上的笑容一下子不复存在。沉默了片刻功夫后,才缓缓说道:“大臣阁下,你是知道的。那帮吸血鬼,都是吃人不吐骨头的主。
不光贷款利息高,而且他们还要求提供抵押品,并且不是一般意义上的抵押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