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三十五章、培养军官
半响功夫后,阿雷斯特给出了答案:“这已经超过了我的权限。要增加物资供应,这必须要维也纳政府同意。”
伊万诺夫有些急切的说:“司令官阁下,其实不需要维也纳政府同意,我们只要多报一些损失,就可以把账目……”
让维也纳政府决定,那就涉及到了外交层面。国家之间从来都是用利益说话,俄奥同盟也不例外。
这就涉及到未来战利品的瓜分问题,伊万诺夫宁愿现在物资少一点儿,也不想俄罗斯帝国付出更大的代价。
俄**队从来都是过苦日子的,远征军的后勤参照奥地利军队供应的,这个标准远超俄军的待遇。
在很多俄军军官看来,给灰色牲口这个待遇完全就是在浪费。如果降低一下标准,再多报点儿战损,15万部队的给养,供应23万俄军也够了。
武器装备不足也好办,按照俄军的惯例等前面士兵战死,后面的士兵把枪捡起来继续用就可以了。
况且,战场上还可以缴获一部分物资,大家配合一下,问题就解决了。
阿雷斯特脸色大变,这种事情俄国人可以干,他可不敢干。
弗朗茨对军队监管可是非常严格的,虚报战损、出卖国家利益那是要上军事法庭的。俄国人许诺的好处,对阿雷斯特来说那就是催命符。
“不行!伊万诺夫将军,我警告你这件事情到此为止,请不要侮辱了贵族荣耀!”
说完,阿雷斯特直接摔门而出。他是真的生气了,一招不慎那就是万劫不复。
混到这个位置不容易,不知道下面有多少人盯着,想要取而代之,阿雷斯特可不想做了人家的踏脚石。
至于“俄国人许诺的好处”,阿雷斯特更是不屑一顾。如果他这样的高层军官都是穷鬼,那么下面的官兵还怎么活?
……
维也纳宫,看着手中的战报,弗朗茨没有感到丝毫意外。奥斯曼帝国再怎么没落,烂船还是有三斤钉。
苏丹政府前面的改革,也不是完全没有作用,至少训练了一支现代化军队。或许受限于财力、官僚**等因素,奥斯曼军队战斗力不强,可是俄军又能够好多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