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十七章、血火中成长
让主力部队正面强攻损失太大,菲克尼子爵承担不起这种损失,才选择了用炮灰部队打消耗战的战术。
不管交换比多么悬殊,被围困的英国人都是吃亏的。一旦损失超过了承受极限,英国人也会认输。
当然,这是最理想的状态,以好望角的重要性,英国人不可能轻易罢手的。战争打的就是钱粮,要是持续的时间太长,奥地利同样也承受不起。
参谋长雅各布想了想说:“办法不是没有,只不过现在就用了,后面就很难发挥作用了。想要在圣诞节前结束这场战争,怕是不可能了。”
盲目强攻是最蠢的办法,初起的时候这么干,那是后勤没跟上,军中的粮食不多,养不起那么多炮灰,只能送上去消耗掉。
随着时间的推移,后勤问题已经逐步得到了解决,炮灰部队的数量也在直线下降,没必要继续送死了。
毕竟后面需要炮灰的地方还多,就算是撕开了英国人的防线,还是需要大量的人命往上填。
菲克尼子爵摇了摇头说:“甭管那么多了,有办法就先用,大不了英国人的援兵抵达后,我们启用第二套方案。
英国人有海上运输通道补充,这种攻坚战损失太大,攻克开普敦的几率本来就不大。
就最后这么几天功夫,即便是把主力部队拉上去,也不可能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
不是菲克尼子爵舍不得伤亡,主要是主力部队数量有限,真的损失不起。万一损失惨重,就算是撕破了防线,都有可能被英国人给反推了。
要不然有火力优势,压制住了英国人的火力,光靠炮灰部队估计连英国人的毛都摸不到。
雅各布点了点头说:“那就挖壕沟,尽可能的拉近距离,然后挖地道炸掉敌人的要塞工事。
英国人从来都没有想过内陆地区会有敌人,这些工事大都是临时修建的,只要松动了地基,普通的火炮都能够解决掉。”
实际上直接用火炮也可以攻破的,只不过需要重炮才行。而布尔共和**队中的重炮数量有限,在压制敌人火力的同时无法兼顾。
这是事先估计不足,想当然的认为开普敦地区的水泥有限,短时间无法构筑大量的钢筋混凝土要塞,准备的重炮数量不够。
菲克尼子爵想要在圣诞节前结束战争,就是建立在英国人没有构筑现代化要塞的前提下,没有想到德尔福那个老狐狸提前就让人准备了。
刚刚突进到开普敦门口,迎接他们就是一排排临时修筑的碉堡要塞。尽管不是很完善,这也让菲克尼子爵速战速决的美梦破灭。
现在作战目标也发生了变化,菲克尼子爵不再幻想着圣诞节前结束战争,而是在英国人援兵抵达前尽可能消耗他们的兵力。
以便实施第二套方案,诱敌深入,换个战场再进行决战。
第二套方案最大的问题就是英国人要敢出来才行,不然的话,再多部署也是白搭。
这就需要英国人的援兵足够多,能够给德尔福总督带来足够的信心,这只惊弓之鸟才有可能出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