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许愿餐厅并不想爆火 > 68、生日

68、生日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余老师,你每天跟老板同出同进的,有没有内幕消息?”

哪里同进同出……我们分明不一栋楼。

余渝莫名心虚,不过还是装着没事儿人似的回复道:“有吗?我都没注意到。”

池佳佳就道:“嗨,白问了,你这是灯下黑!”

众人很快岔开话题,却不知道分明那盏灯就混在大家中间。

不过,无论如何,老板心情好了,绝对是有百益而无害的好事。

最近几天店里又多了不少新客人,其中最惹人眼球的就是戴小云。

她最近的戏份不多,隔三差五便会过来。

与其说是吃饭,倒不如说是消遣,或者换个地方用功,因为总带着剧本。

有时是一个人,有时也带着几个脸熟的年轻演员。

可到了后面,差不多就成了戴小云和另一个年轻姑娘的固定组合。

好像也是个演员,20岁出头的样子,偶尔也会有稀稀拉拉几个人找她要签名。

两人一直很低调,来了就找个角落坐下,安安静静点餐吃饭,默默观察着来来去去的食客,也不打扰谁。

看似没有什么事情发生,但廖初却能清晰地感知戴小云的变化:

从她身上获取的感情果依旧是青红交加的紫色,但随着时间的流逝,其中忧郁的蓝色越来越少,充满热情的红色越来越多,孕育出的感情果,也逐渐从浓郁纯粹的紫色转变为紫红色。

就像是一棵日渐枯死的大树脚下,又多了一株稚嫩的绿苗,重新焕发了生机。

这种变化,是从那个叫芦笙的年轻演员开始固定跟她一起出入开始的。

老戏骨和年轻演员,枯树和嫩苗……

传承总是令人欢喜的。

而与此同时,不经常来的男女主角就慢慢传出恋爱中的消息。

听说好多媒体和粉丝都挤到剧组的拍摄地和酒店去了,整天扎堆儿tōu • pāi,把酒店大堂和两个路口堵得水泄不通,搞得附近不少居民烦不胜烦。

有住在同一家酒店的网友半夜吐槽,“真是哔了汪,白天忙了一天,本想晚上好好睡个觉,结果某炒作艺人半夜下戏归来,一干粉丝跟kè • yào了似的嗷嗷乱叫……”

有粉丝跑去掐,那个网友也刚,直接甩出两段视频:

“狗屁的蹭你家哥哥热度,老子不混娱乐圈,少拿饭圈那套恶心人!”

视频中的保姆车被层层叠叠的人群围住,伴随着各种尖叫疯狂往前扑,活像丧尸围城。

两边很快掐得热火朝天,而两位当事人却集体眼瞎,仿佛没看见似的。

等到第二天早上,热度发酵到一个高峰时,剧组和两名艺人的工作室才迟迟出来表态,呼吁理性追星什么的。

半小时后,两个演员先后在talk上出了似是而非的公告,先是毫无诚意的道歉,说什么只是普通朋友,对给大家造成的困扰很抱歉云云。

终究是没有义正词严的否认。

按理说,如果想要避嫌,就该低调行事,可两天之后,两人就前后脚来了廖记餐馆,点了一大桌子菜。

等结账时,关文静气得够呛,直接跑来跟廖初告状,“一桌菜就没动几口,太浪费了!”

如果饭菜真有什么问题也就罢了,你跟我们说呀。

这不摆明了糟蹋人嘛。

廖初平静道:“把那两人拉黑,以后再来就说客满。”

他可以接受只点一碗粥,却在店里坐一整天的食客,只要不剩一粒米。

却唯独不能忍受这种浪费。

几分钟后,Talk最新热搜新鲜出炉:

某流量和某新晋小花因戏生情,被人拍到在某网红餐馆约会。

下面自然是一群粉丝夹着专业水军嗷嗷乱叫。

有送祝福的,有说要独美的,还有工作室专门雇佣来搅浑水的,愣是自己舞得呼呼带响。

不过在那一干评论区中,有几条被点赞颇高的流言分外醒目:

“什么网红餐馆啊,人家廖记是被清江市官方承认的好嘛?”

“就是,麻烦炒作换专用地点,给我们这些职业吃货留一片白云蓝天,谢谢!”

“真的好烦啊,现在每天都有好多脑残CP粉去打卡,根本不是来吃饭的,挤得好多食客都没地方坐……”

结果第二天,一直装死的“情侣”就突然齐齐发声,号召粉丝们不要打扰别人。

余渝惊讶道:“太阳从西边出来啦?”

这几天真的好吵,弄得他都想打包回家吃了。

廖初看着角落里的戴小云,若有所思。

稍后结账时,廖初亲自过去,“今天这顿免单。”

芦笙愣了下,有些不知所措。

戴小云却看着廖初笑起来。

“廖先生,请坐。”

见她似乎有话要说,廖初也没急着走,“您有话不妨直说。”

戴小云真就说了,“我想邀请您和您的餐厅参加一档节目……”

她的先生是知名导演祈安,从去年就开始策划一档饮食节目。

说是节目,其实就是纪录片的形式。

不过,作为历史悠久的饮食大国,国内有关美食的节目不在少数,想要脱颖而出,难度很大。

祈安的本意是想每一期都选择一家有代表性的特色餐厅,不光拍美食,还要进一步挖掘美食中隐藏的故事。

以情动人,才是文艺工作者的终极追求。

眼下,他遇到的最大问题就是:

符合他要求的餐厅太少了。

之前戴小云来廖记餐馆,其实也是受了先生的影响。

她想亲眼看看,这家被列入备选行列的新晋餐厅究竟有何过人之处。

毕竟比起同名单上的其他几家,廖记餐馆的资历实在太浅,而掌门人似乎也太过年轻了。

作为老一辈艺术家,她自认早已脱离了衣食住行的束缚,可来了之后才发现,这里真的不一样。

“……这里有很浓的人情味,”戴小云看着店里低声谈笑的客人们,百感交集道,“这社会上好像有个不成文的规则,高消费往往与冷漠淡薄挂钩,这里真的很不一样。”

她几乎能从每一位食客身上,感受到由衷的幸福。

她从没想过一家能做出正宗开水白菜的餐馆里,会容纳这么多形形sè • sè不同阶层的人。

在这里呼吸到的每一口空气,仿佛都带着不一样的故事。

所以她喜欢来这儿,因为演员就是要体味百种人生。

对面的芦笙好像隐约明白了什么。

来这里的每一天,戴老师都会让自己仔细观察每一位食客,每一位工作人员。

她说,那每一张脸后面都隐藏着一段不一样的人生,可能是常人难以想象的跌宕起伏,轰轰烈烈;也可能是他们这些人到最后反而求之不得的宁静和恬淡。

以前的她不懂,可几天下来,好像确实感受到了一点老师们口中的烟火气。

“每个人都是烟火气孕育的孩子……”

哪怕不是电影爱好者,祈安的大名,廖初也是听过的。

那是一位在国内外都拥有相当知名度的导演,拍摄的每一部作品都会在省台甚至央视上星播放。

这样的橄榄枝对任何一家餐厅而言,都不亚于天上掉馅饼。

但他没有立刻答应。

“请问拍摄周期会多久?有没有详细的计划书?”

他需要对食客和这家餐厅负责。

芦笙诧异地睁大眼睛:

那可是祈安导演呀!

他的一个特写镜头就值得七成以上的演员打破头。

戴小云却好像早有预料,“每家餐厅的拍摄周期一般都在3到5天,再加上后期补拍也不会超过一周。至于详细的拍摄计划,稍后会发到你的邮箱里。”

如果对方什么都不问,就一口应下,她绝对会主动建议丈夫放弃这家餐馆。

作者有话要说:恭喜“陆上笙菖蒲”客串青年演员芦笙,后面还有戏份哈!恭喜“寂”客串导演“祈安”,鼓掌,撒花!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