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74.别小看啊 什么东西
于谨能想到的事情,丛澜自然也能想到。
但她现在没这个时间去想。
她只能做出最坏的假设,因为沐修竹比完赛后,他没有提到冰面的问题。
哪怕是赛中,沐修竹如果真的遇到冰面不太好的情况,也会去跟于谨说的。
他没提,就代表他那个时候是正常的,或许不多好,但应该不坏。
冰舞,男单,双人,女单。
有丛澜在的地方,哪怕是为了收视率和转播费用,女单也会被排在最后。
他们不会跟钱过不去,因为这个过程里诞生的各种热度,全部能转化为钱。
NHK这个分站赛的名字,就来自赞助商NHK电视台,多少年了都是如此。
赛事承办方里不知道有没有这个电视台的人,但不管有没有都无所谓,因为他们都是这里的人,没有区别。
丛澜再拿WR,与丛澜坠落神坛。
显然后者的话题度更高。
WR有什么意思?
理所应当的事情出现了意外,朝着反方向风回电激,那一定会是一件震动世界的大事。
至于背后的原因,当然会有人来挖掘,可那又如何?
丛澜二字,就足够占据所有人的视线。
张简方暂时被调查了,这是他们为数不多的机会。
能逼迫这个机会出现的次数不多,不知道多少人在其中贡献了力量,所以不能被浪费掉。
丛澜揉了揉自己的肩膀。
她有时候,也真的很讨厌这个满是利益纠缠的地方。
·
今年开赛以来,欧体解说Noah就很开心。
他从JGP到GP,一路看下来每场比赛都乐呵得不行。
Noah:“我知道现在的情况并没有达到我们的要求,但与前面几年相比,它真的好了很多。特别是今年,AI的进入让许多人都沉淀了下来,沉淀,这两个字是我从中国人那边学到的,他们有时候会用很奇怪却又格外具备含义的词语,来形容某些东西。”
他说:“我觉得用中文应该会更好,换成英文反而缺乏了它本来的深刻,但中文太难了,会的人太少了。我很建议大家多多学习中文,汉字非常的美。”
沉静,沉稳,沉淀。
有时候能表达相同的意思,每个词语又单独拥有只属于自己的表述含义。
Noah学中文学得无比艰难,他想听孙娅然等人的解说,因为他觉得这个中国解说很厉害。
他也有自己的解说优点。
Noah骂人挺顺畅的,大半都是在解说中骂比赛骂出来的,夸人也就变得更直接和直白了一些。
他以为自己这辈子都不怎么能夸人了,没想到今年居然夸了这么多。
Noah:“喜欢有灵魂的节目。”
他指的不是达到了丛澜高度,而是运动员们终于能认真对待花滑长短曲了。
固然,依旧有人为了BV选择剑走偏锋,但他们的行为多多少少都被分数反应了。
类似以前很烂的节目,特别是男单,sp不到35的表演得到了40+的成绩,这种情况在今年几乎没出现过。
不到35但给了36,还是偶尔有的。
Noah为此,在解说时吐槽了许久:“哦看看看看,他抬起了他宽泛的大手,然后发现上面居然牵了根狗链,举起来了,又举得不太高。”
被他锐评的那几个人,赛后被冰迷取笑是“拴着链子的狗”。
裁判组成绩只算均分,个人的打分虽然可以被人搜到,但没什么观众在乎,挨骂的是“集体”。
是以,为了逃避这个辱骂,有几人在新闻稿里反复强调自己打分很公平,慎重参考了AI实时给分。
以前也有匿名者爆出ISU的黑幕,说他们如何操纵分数,怎么去威胁运动员,又是什么目的。
但这群人没敢冒头,哪怕他们说了这些话。
现在不一样了,明晃晃的割席行为以实名制方式出现,侧面预示了ISU权力的削弱与下跌。
这怕也是为什么,2019年初被痛打落水狗,2019年新赛季的此时他们慌不择路。
·
与之前的六练不一样,丛澜这次的表现很积极。
她在两分钟里跳了七个跳跃,其中两个还是连跳。
算上其余的时间,这次六练的3A有五个,有两个质量一般。
观众没想那么多,在她的每次顺利落冰后都一阵欢呼。
时间结束了以后,丛澜利索转身,第一个离开了冰面。
接过冰刀往旁边让了几步,她低头扣好刀套,穿上茱迪递来的衣服,几人不说话,很快消失在了选手通道。
仲田雪枝留在了冰上。
后台里,于谨拍了拍丁教练,后者点头表示明白。
丁教练去跟慕清晖低声讲述待会儿的比赛要怎么去比了。
于谨也在跟丛澜轻声聊冰面,她sp的编排细致复杂,难度本来就属于最高的,虽然并不完全依赖冰面,至少它不能给比赛拖后腿吧?
丛澜不住地点头:“嗯,知道了。”
于谨:“我们做最坏的打算,但目前的情况不是最糟糕的,你遇到过这种冰面,所以千万不能慌。”
一年365天,训练和比赛占满了,又不是只在首钢练冰,外出参加商冰活动、自己的冰演、换训练场地,很多时候都能遇到不一样的冰面。
丛澜没有慌,于谨也看出来了,所以他没有反复强调这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