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84 章 救人
“娘,我这不是想大家了?回来看看你们。”
安样懒得理他。
“沈途,我可跟你说啊,不能在家里待很久,要快点回去,村里马上也要忙起来,回去干活。”
沈途点头如捣蒜。
“我知道,我知道,娘您放心。”
安样也没有跟他扯别的,这也马上到点了,开始做饭,厨房里也不像是这一个月经常做饭的样子。
“沈期,你们这一个月在家里都吃啥?”
沈期听到声音,从堂屋里跑到厨房门口。
“娘,我们就偶尔做个饭,基本都是吃食堂。”
说的还有些理直气壮。
安样看的出来,这灶台马上就落灰。
“行,你先出去吧。”
沈期没有走。
“娘,有什么需要我干的吗?”
安样把面袋子打开。
“到外面拔上两根青菜,今天擀个面条吃就成。”
沈期哎了一声转身就出去。
安样先把面给和上,放到一边醒着,再把青菜给摘好放到水里洗干净,这青菜是非常嫩的,因为也没有完全长大,也就一手掌大。
沈练他们几个都在外面说话。
沈余跟沈期还是要写作业的。
沈练这几年在部队,也是要学习文化课的,虽然他文化课很出众,但也没有放下过。
沈阁踩着点到家的,在堂屋看到沈练。
“回来了,伤恢复的怎么样?”
沈练笑着先跟沈阁敬了一个礼。
“一切都好。”
沈阁也回给他一个。
“好好歇着吧。”
说完转身就进了厨房里。
安样已经在擀面条了,刚刚就听到他们在外面说话。
“回来了?”
沈阁嗯了一声,然后看看厨房里,又编编袖子。
“有什么需要我做的不?”
安样还真没有,她一会在煤火炉子上煮面,也不需要烧,简单的煎上荷包蛋,然后再翻个青菜。
“你坐着吧,没啥活。”
沈阁听到外面沈期已经再跟沈练讨论题目了。
“沈练要在家里休息大半个月?”
安样把面团已经擀成了皮,叠在一起准备开始切。
“医生说要一个多月,不过看自然恢复的情况吧。”
沈阁看安样面条快切好,他这边煤火炉上的通风口给打开,把下面条连带着炒菜的锅给洗干净。
做的很简单,煎荷包蛋每个人一个,然后青菜趁着煎蛋的油锅翻炒一下,加入水,煮开,面条下进去,放盐调味就可以,面条煮开,滴上两滴香油,厨房里的香气就全部散开了。
“吃饭。”
外面的一个个的进来把面条给端出去。
一家人按照之前坐的位置坐下来开始吃饭。
沈途看看这一圈的人。
“咱们家好久没有这么齐过。”
沈期也高兴地笑了起来。
“对啊,自从大哥走了之后就没有过了。”
他是最高兴的,哥哥们都在。
沈阁好像是才发现沈途。
“你啥时候回来的?”
沈途惊讶的啊了一声,指了指自己。
“爹,您是在说我吗?”
沈阁在吃面,都没抬头,只是嗯了下。
沈途觉得这就令人难过了,难道刚刚爹都没发现自己吗?
“我今天上午到的,跟我们大队长请过假。”
沈阁抬头看看他。
“尽快回去,不要经常回家。”
沈途摇摇头,他们可真是夫妻,看到自己就这么一件事情。
“我知道,这不是回来看看我哥。”
安样看他垂头丧气的样子,就笑了起来。
沈阁跟沈余都笑着不说话。
沈期心疼他二哥。
不过看起来普通清淡的手擀面,倒是都吃完了。
下午沈期沈余去上学,沈阁上班。
安样也累,她直接回屋子里开始睡觉。
沈练是伤的问题也需要休息,沈途路上也没睡好。
“大哥,这被子,好软啊,应该是新的吧。”
沈练都没在意到这个。
“是吗?”
然后躺下来。
沈家下午几乎都在睡觉,个个都是很需要休息的。
沈阁也想到了,下午四点多的时候让警卫员来找安样拿的饭盒,直接从食堂里打的饭,晚上也就不用做饭。
沈途在家里就待了一个星期,赶紧就又坐上火车回去。
沈练的良好习惯,每天早上起来锻炼一下身体,伤口恢复的也很好。
快到六月放暑假的时候,沈练又背上包袱走了。
与此同时沈家也收到了陈永军送来的信,提醒沈余期末考试结束之后就可以前往他们那边,还会坐火车到省城,那边有他的同学可以接应沈余,一起过来。
沈余这边大概是六月五号就能结束期末考试。
安样已经再开始给他收拾东西。
“你就是赶不上家里这一波丰收了,想吃跟娘发电报,我给你寄过去。”
沈余在旁边跟沈期下棋,等到他走了,沈期也就只能跟严律己一起玩。
“娘,要是让二哥知道您这么说,他肯定又要念叨了。”
沈期笑呵呵的接了一句。
安样摇摇头。
“没事,咱们还怕他念叨吗?他不是天天念叨。”
沈途是个话唠。
六月七号,沈余背上自己简单的行李,安样把他送到省城,跟陈永军的同学一起踏上他的科研之路。
安样亲手把孩子们一个个的送走,他们以后都会成为对这个国家有用的人,实现自己的梦想。
她的孩子都是好的。
不过回家没休息一个星期。
就有一封来自大杨村的电报,沈途受伤了,村里正在农忙,几个孩子在水库旁边玩,有一个孩子掉进去,沈途看到二话没说就跳进去把孩子给捞上来,但是水库四周很陡峭,是比较难上来的,沈途扛着人终于游一个可以上来的岸边,结果自己精疲力尽,晕在水里,不过被乡亲们给救了上来。
根叔知道情况之后,第一时间先给沈途的家人来了电报。
沈途就是喝了水,被村里从前的赤脚大夫给救了过来。
安样看到电报的时候,都惊呆了。
沈期也是,他二哥受伤了?
安样虽然平时怼沈途,但沈途是家里最有大智慧的孩子,到军区办公室里跟沈阁说了一下,就准备出发去看沈途。
结果第二封电报就发过来,说是人已经没事。
不过安样还是决定过去看看,孩子差点没命,这不是小事。
沈期已经放了暑假。
“娘,我能跟您一起去吗?”
安样正在收拾行李,直接就答应了,孩子应该多出去看看,读万卷书行万里路,沈期还没有出过什么远门。
安样简单的收拾了几件衣服,夏天的也都不厚,行李也都很小。
“沈期,到门口还有后面看看,有没有熟的苹果跟梨,都摘了,给你二哥带过去。”
沈期一听立刻就笑了起来,赶紧跑了出去。
既然沈途没事,安样跟沈期也就没那么着急,她第二天早上吃过早饭才出去的,家里就先托给陈婶看着。
家里没人,沈阁中午就不回来了,都是在食堂吃的。
于长友都觉得沈阁有些可怜。
沈期不记得小时候的事情,在他记忆里这是第一次坐火车,很是兴奋。
安样带着他基本不用自己提东西。
火车才不过一天一夜,很快就到了。
下了火车,还要换成大巴车,然后再下车倒了一天两趟从县城到公社的大汽车。
这就要一天的时间,下午四点多,俩人到公社下车,然后找人打听了一下,才知道从公社到大杨村走过去还要一个半小时。
其实坐车坐的就想走走。
沈期提着水果,安样背着行李,边走边看,这个时间点,地里还都是老乡们在干活。
走了大概半个小时,后面来了一辆驴车。
安样跟沈期站在路边,让驴车先过去。
根叔看着这俩人,像是外乡的。
“两位同志去哪里啊?我这可以捎带你们的。”
反正车上也是空的。
安样指了指前面。
“大杨村。”
根叔听到他们去大杨村,还有些惊讶。
“你们不是我们村的人啊,是来走亲戚?”
安样没想到这里正巧碰到的就是。
“我们是来看人的,我儿子在这里当知青。”
说着话俩人上了驴车,根叔在前面赶着。
“你儿子?你儿子叫啥子?”
“沈途,老乡认识不?”
根叔哎呦一声。
“你是沈途的娘啊?这真是大水冲了龙王庙,我是大杨村的大队长,沈途我肯定是认识的。”
沈期也觉得很巧。
“我二哥现在还好吗?他身体没事吧。”
根叔一听就知道是为了沈途落水的事情来得。
“没事没事,同志,你养了个好儿子,沈途这个孩子真好,啥都会,人也乐于助人,我们全村的人都喜欢他。”
安样知道沈途其实很招人喜欢的。
“您就是根叔吧,沈途在家里提过,您对他很好。”
根叔没想到沈途还能在大领导面前提自己,更加喜欢这孩子。
“这,这都是应该的,知青青年离开家里咱们这里来,一个个的还都是孩子,我肯定要好好照顾他们的,谁家的娃都是娃,咱可不能亏了良心。”
安样听着就知道根叔是个明白人,也是个好人。
“那也是要好好的谢谢您的照顾。”
根叔笑呵呵的。
“沈途这次为了救我们村里的孩子,都不顾自己的生死,我还把他的英勇事迹给报到公社了,公社说要报到县里,让沈途上报纸,这好人好事,咱们要宣传的。”
作者有话要说:一年级的作业对于汤圆来说,是非常简单的。
沈途下班去接人的时候,在学校门口遇到汤圆同班同学的家长。
家长抱怨:辅导孩子写作业是愁死我,想打又下不了手。
沈途笑的特别开心,汤圆是不用自己操心的。
家长认出来沈途:汤圆爸爸,你家汤圆学习很好,是不是你下班辅导的很好?
沈途洋洋得意:从来不,我家汤圆不喜欢辅导她写作业,自己一会就写完。
寻找共同感的家长,以后再也不会跟汤圆爸爸讲话了。感谢在2021091522:25:432021091622:52:04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地雷的小天使:企鵝、幽兰、mile微笑1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qing20瓶;472977909瓶;katharine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