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2章 投稿
季勇等早已过了玩具年龄的少年追着那小小的蜘蛛走,不时故意伸脚去拦它,看着蜘蛛型机器人转向前进,笑得一脸开心。好像成功做了什么恶作剧似的。
季椽制作完成后就开始写论文。
他非常擅长写论文,有几篇发表在外国杂志上的论文还被编辑评价过“虽然技术水准不是很高但因为论文写得太棒所以还是采纳了”,季椽可以自信的说他闭着眼睛都能写。
然而他现在只是名11岁的中学生,和同学们组成的学习小组刚刚玩成了一件在他们看来非常了不起的研究——他必须以这样的心态和语气写一篇符合中学生的科学论文。
所以这令他有些犯难。
过于工整的论文绝对不行,但太过幼稚又可能上不了报,季椽看向一旁的宋冀宁:“小宋哥,帮我写一篇论文。”
宋冀宁:“嗯?”
在季椽的指导下,宋冀宁写出了一篇马马虎虎,看得出属于中学生水平的论文。季椽又稍微改了改,画上线路图,寄给《青年科学报》。
数天后,《青年科学报》编辑部。
虽然被称为编辑部,但因为报纸的严肃性,所以《青年科学报》的编辑们其实都是一群很有知识水平的专业人才。但正因为很专业,导致他们当编辑当得很痛苦。
自从恢复高考后,民众们暴发了激烈的学习热情,很多知识份子迫不及待的想要挽回自己损失的时光。
于是可怕的事情来了。
《青年科学报》每日收到的投稿信件成百上千,好的论文多来自各大学教授,也有一些民间科学家的论文让人惊艳。但更多的,则是胡编乱造的伪科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