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科技幻想 >宝瞳 > 第九百四十九章 九龙抬棺

第九百四十九章 九龙抬棺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东西装在一个笔记本大小的檀木盒子里,盒子上金边镶嵌,覆以龙纹,龙纹五爪,很显然是皇家之物!

盒子上是金属活扣,所以刘东很简单便打开了!

在已经略显古旧的黄色丝绸包裹中,放着六方玉玺!

六方印玺皆是螭虎钮,白玉质,刘东随手从中拿起一个,翻开一看底下的朱文,‘皇帝之玺’四字篆书赫然在列!

而余下的五方玉玺的印文不出所料的是‘天子六玺’中‘皇帝行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

印玺是皇帝权利的象征,六玺始于秦汉。

《后汉书.光武纪》建武三年注引蔡邕《独断》:‘皇帝六玺,皆玉螭虎纽,文曰皇帝行玺、皇帝之玺、皇帝信玺、天子行玺、天子之玺、天子信玺,皆以武都紫泥封之。‘又有传国玺,合称为七玺。

直到唐朝武则天称帝时,则独出心裁地增加了一方‘皇天景命有德者昌‘神玺,而将八玺制改为九玺制,同时又将‘玺‘改为‘宝‘,从此以后各朝都称‘宝‘了。北宋增至十二宝,南宋则是十七宝。明朝猛增至二十四宝,清朝除交泰殿二十五宝日常使用外,还供奉着‘盛京十宝‘。

由此可见历朝宝玺的数量是越来越多,而且体积也越来越大,从秦汉的方一寸二到四寸不等,唐朝的方二寸到四寸不等,直到明、清的方二寸九到五寸九不等,最大者有宋朝‘宝命宝‘‘范围天地,幽赞神明,保合太和,万寿天皇‘的‘定命宝‘印面竟有九寸见方,而明朝建文帝的‘天命明德、表正万方、精一执中、永宙永昌‘,‘凝命神宝‘印面却是一尺六寸九分见方,可谓是硕大无比。

而刘东手中这六件玉玺便是二寸九,接近10厘米!

但却并不是清代的二十五宝,因为印文中并没有满蒙文字,四字全部是汉字小篆!结合玉玺上的灵光,刘东基本肯定这六尊玉玺来自于明朝!

只是不知道乾隆皇帝出于什么目的把它们一起陪葬到了自己墓里!(未完待续)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