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4、年代位面三
那天下午【桑】和【温】如何结束谈话的我们不得而知,当天傍晚,吴大娘顶着严寒来到桑楚店里时,发现桑楚嘴角一直挂着笑容。
直到吴大娘说明来意,桑楚的表情才变回正常,“赶大集?”
吴大娘坐在桑楚的小炕上,手里捧着桑楚刚刚给她倒的茶水,笑呵呵道:“这不是还有三天就二月二了吗?我寻思着带你去乡里的集上玩一玩,顺便啊,让你老弟二月二那天回来,咱们一起吃顿好的,我连猪头都准备好了!”
吴大娘所说的老弟是她最小的儿子,孙树锋。在这个时期的东北,一个家里有很多孩子,一般男孩子和女孩子都分开排行。
比如说,桑楚之所以排行第三,是因为吴大娘还有两个女儿,按照女儿的排行桑楚确实是第三。但如果算上孙大哥和孙二哥,桑楚就是排行第五了,最小的是吴大娘的小儿子,孙树锋今年才二十二岁,在乡里的厂子上班。
“行,那咱们明天去,我需要准备什么吗?”桑楚还没赶过集呢,所以提前问好。
吴大娘帮桑楚把炕上的毯子铺好,桑楚一直有些睡不惯北方的硬炕,一定要铺上东西,她才能躺在上面睡熟。
“你呀,就多穿点!明天咱们赶驴去,能跑得快点!”
“行,我听您的。”
就这样两人约定好,明天一大早就去乡里赶集。
————————————
如果说东北的夜晚能冻死人,那北方的清晨也是不差多少的。
在北方一大早出门时一定要保护好自己的脸,不然一会儿就会冻得发疼,甚至眼睫毛都会凝结出一层白霜。
桑楚穿的是华国特制的自控温鞋子,所以不觉得冻脚,如果是一个普通人穿着普通的鞋子走在外面,不一会儿脚都会冻得生疼的。
就在这样的气温里,吴大娘桑楚孙大哥三个人坐上驴车出发了。
驴车是孙大哥家的,黑色的皮毛显得非常厚实,走路一摇一摆的,孙大哥坐在前面,用厚厚的军大衣包裹住身体,他的腿上包了护膝,脚上也穿了很厚的鞋子。
吴大娘更是夸张,她直接把家里的大棉被带上了披在她和桑楚两个人身上,寒风虽然凛冽,但厚厚的棉被也差不多能够保暖了。
“驾!”
“窝!”
孙大哥明显是一个驾车好手,他让驴子走驴子就走,让驴子转弯,驴子就转弯,桑楚看着来了兴致就问了一句。
“大哥,‘窝’是什么意思?”
孙大哥笑着说:“就是让驴拐弯儿的意思!‘驾’是走;‘吁’是停。”
“哦哦。”桑楚恍然大悟:“它还能听懂这个呢?”
吴大娘在一旁道:“牲畜也想活着,它想活着,它就得会拉车,想要会拉车可不得听人使唤吗?”
桑楚:“说的也是啊!”
孙大哥笑而不语,用手里的小鞭轻轻的抽了一下驴的屁股,于是这头健硕的驴就迈开蹄子小跑起来了。
驴子拉着的平板车铺了两层厚厚的旧棉被,桑楚坐在上面,并不觉得怎么颠,反而觉得有点好玩。她看着周围被白霜覆盖的荒草地,东北这边都是平原,荒草地绵延到很远的地方,在太阳光的照射下,有种壮阔的美丽,桑楚真想拿出手机拍一下这独特的风景。
然而这份平静很快就被打破了,驴车行驶到了一个岔路口。
接下来桑楚只觉得自己的心肝脾肺肾都要被颠出来了……这里的土路非常的凹凸不平,还横亘着很多的树枝。
由于驴车跑的挺快的,桑楚坐在上面,甚至感觉路旁的杨树们都已经被晃出虚影了。
吴大娘却很习惯,她平稳的坐在车上关心道:“颠挺吧?这段路就是这样,等过了这段儿就好了。”
桑楚点了点头,只觉得这小小的平板车都要被颠碎了,她深呼了一口气,眼前出现了一片白雾……这么一点感觉更冷了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