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第四十二万里
安静许久后,咸宁帝盯着殿外的天色出神,忽地问起:“老大如何?”
高让这才应道:“按陛下的吩咐,奴婢让人去看了看大殿下的情况,昨日下午到现在,大殿下没有出宫,但写了近二十封信让人送到宫外。”
“二十封?”咸宁帝冷笑一声,“想来,若不是顾忌着朕,他恨不得立即将罪状贴在徐伯明额上,当场杀了最好吧?还真是急不可耐,老二就这么碍他的眼?”
谢琢一直没有出声,仔细听着咸宁帝的每一句话。
他意识到,咸宁帝犹豫了。
将两位成年的皇子至今拘在宫中,不封王,不建府,而是将储位作为饵,引得两位皇子轮番争夺——
这正是咸宁帝想看见的。
争夺的过程中,双方都会极力削弱对方的力量,而两个儿子都势弱的局面,才会令咸宁帝安心。
同样,储位未定,李忱和李慎的眼光心思都只落在太子之位上,便无人会盯着帝座。
咸宁帝自己当年为了登基,手刃生父,诛杀兄长,对这个皇位到底有多大的吸引力,他再清楚不过。
可如今,他在两位皇子间一手维持的“平衡”,即将随着徐伯明的定罪处死,立即被打破。
等李忱没了对手,视太子之位为自己的囊中之物,下一刻,他会如何?
他自然会盯上这世间至高的位置。
没有哪个储君甘心受制于人,甘心十年、二十年一直当储君。
就在这时,禁军统领突然来报。
咸宁帝皱眉询问:“可是出了什么事?”
禁军统领身着甲胄,跪在殿前:“禀陛下,三百太学生伏阙上书,正在宣德门前长跪,高呼‘考场清明,岂可藏污,徐贼当诛!’不肯离去。”
“三百太学生?”咸宁帝沉吟,随后转身道,“延龄,你随朕一同去看看。”
谢琢站起身,神情沉静:“是。”
十一年前,盛浩元也是这般领着太学生,在宫门前高呼“不杀国贼,众怒难消”,上书恳求咸宁帝“立杀谢衡,以快天下之怒。”
不知道徐伯明和盛浩元在狱中得知这个消息,会作何表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