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六章 危及三伏
隋便听到这句话终于舍得放下手中的汤包,嘴角噙笑道:“若是我没记错的话,大梁有一半的疆域是那位秦王殿下打下来的,这些年来他在军中的威望甚至远超那几位德高望重的老将军,而且听说当年皇帝陛下曾许诺谁先攻下大隋的帝凰城谁就是以后的太子。”
李雍和在听到最后一句时终于脸色微变。
“当然皇帝陛下之所以敢这么说,是因为秦王殿下当时正远在边域之地领兵征讨南诏,而你,太子殿下,当时就率领着三万精锐兵临帝凰城下。”隋便仿若亲自置身于当年帝凰城城头,嘴角勾起一抹讽笑,道:“听说当年那座帝凰城只有一人守城门,饶是如此整整半日的光景依旧久攻不下,终于在折损了殿下你身边大半的精卫后才将那人砍死在乱刀之下。”
而独守城门的那人正是杜叔的兄长,在昔日的大隋有“大杜”之称的杜龙洲。
“你为何会知道这件事?”李雍和眉头微皱,冷声问道。
隋便看起来只是轻描淡写这件陈年往事,但却字字诛心句句如天外流火轰砸在他的心湖上。
而且他更加好奇隋便为何会对此事了解的如此清楚,仿佛亲眼目睹般。
隋便深吸一口气,将心窍中攀升而起的那股暴戾压下。
李雍和问他为何会知道这件事,因为自己当时就在帝凰城中,就在那座乾清大殿内。
他是亲眼看到龙骧将军杜龙洲死而不倒,看到帝凰城的城门被攻破,看到李雍和率兵如强寇般闯入皇宫,闯入自己家。
母妃悬梁自尽,父皇自焚于大殿上。
大隋国祚被毁于旦夕之间。
“当然是二殿下同我说的。”隋便目光深邃地回道:“而且看样子二殿下对当年这桩事始终是耿耿于怀。”
“看来你与二弟很聊得来。”李雍和站起身来,眼神如蛰伏许久的毒蛇般阴鸷地盯着隋便,说道。
隋便同样站起身来,毫不避让道:“相见恨晚。”
没有人会想到一个区区正七品的云骑尉敢这般同堂堂储君针锋相对。
而这一幕,今日就发生在小小的包子铺内。
“好自为之。”李雍和看着眼前年少有为的隋便,神色漠然道。
隋便莞尔笑道:“殿下才是。”
旋即李雍和不再做半点逗留,转身径直走出铺子。
与他一同离开的还有先前在铺中早就落座的三人。
看到这一幕后,隋便重新坐下,嘀咕道:“看来老话说得也没错啊。”
千金之子坐不垂堂。
而显然隋便忘记了一件事,在杜叔眼中,在杨老先生眼中,在许许多多大隋遗老眼中,他曾经是板上钉钉的继承大统之人,是货真价实的万金之躯。
“老板,打包带走。”隋便指着另一屉纹丝未动的蟹黄汤包,招呼道。
其实只是从这屉包子中就能看出李雍和与李济民绝非一路人。
当然可能在最初李雍和并没有与李济民背道而驰,但李雍和在被册封为太子,随后入主东宫真正切切地尝到权力的滋味后,他就不再是他了。
将自己这一屉的最后一个汤包塞到口中,他缓缓起身,看着铺子外虎视眈眈的众人,隋便言辞不清的嘀咕道:“传闻丰山有兽焉,其状如蝯,赤目、赤喙、黄身,名曰雍和,见则国有大恐。”
雍和,李雍和,不得不说李汤真会给自己儿子起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