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三章阳棺道与独墓桥
而根据现在已知的各种文物来看,陶鼎很多,但是有动物形状的陶鼎很少见,只有当初出土陶鹰鼎是有动物身姿的陶鼎。
而陶鼎由新石器时期出现的炊器,用于煮食物,一般为夹砂陶。
器形大多为圆形,深腹,圜底或平底,有圆柱形或扁片形三足。
有的有双耳,带盖。最早见于河南新郑裴李岗和河北武安磁山遗址。商周青铜鼎成为礼制重器,陶鼎地位随之提高,也有礼制意义。战国至汉代出现铅釉陶鼎和彩绘陶鼎,多作随葬明器。汉代以后消失。
陶鹰鼎由泥质黑陶制成,造型生动逼真。从鼎的正面欣赏,恰似一只活灵话现的猫头鹰,位于头部正前方的两眼圆睁,炯炯有神。
嘴部弯曲成锐利的钩状,其神态似在等待时机捕捉食物。
鹰体呈圆形,肌肉丰满,健壮有力。它收起双翼站立着,双足与尾部着地,造型简洁有力,充满了浑厚的体积感,整个鹰的身体有一种向外扩张的内在力量,无论从哪个角度观赏,都能感到慑人的威猛气势。
看到这座陶牛鼎之时,我和大队长浩子三人看的啧啧称奇,就连民国奇人北盗李四都看傻眼了,发丘中郎将后人的王五也愣住了神。
大家也只是在网上见过动物形象的陶鼎,这亲眼所见还真是头一遭,我们围成圈仔仔细细端详一番,鼎身内部布满着黑色液体,散发着一种奇异的香味。
迫于时间所迫,我们没法端详,走出殿门,此时殿门外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
首先是中廊的大鼎不见了,取之而来的是一座铜炉,炉中不是火油,而是尸体,一群外国人的尸体。
刚才我们还在好奇之前那批外国人哪里去了,现在看来他们已经继续往下走了,炉中外国人的尸体扭曲,像是经历了什么惨绝人寰的遭遇。
他们的面部表情狰狞眼珠凸起,脸颊皱缩,皮肤没有光泽,更让人毛骨悚然的是他们的脖子上有牙齿的咬痕。
这时在殿内呆够了的李四三人走了出来,看到我们在铜炉前驻足不动,他们也走上前来查看。
李四和王五对视点头。
王五开口就把我们干蒙蔽了。
“没错了,是那个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