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4、第 64 章
刘太后原本寄希望于让刘希慧来生下皇长子,她将这个孩子扶上太子的宝座,可皇贵妃与贤妃的怀孕,让刘太后的希望落了空!
如今,刘希慧还在宫外思过,皇贵妃与贤妃却双双有孕,待刘希慧入了宫,还有她什么事!
再加上,自从皇帝从先帝当年安排的暗卫手中拿到名单,将名单上的人收归己用后,太后手下的人接连折损了好几个,连太后一心想要提拔的刘希慧之父,都被皇帝闲置了。
太后对皇帝的不满,自是越来越大。
皇帝也同样对太后不满,从先前太后派人去截杀替皇帝办差事的卫奕辰和荣亲王世子周璟,到太后逼迫他迎娶刘家女,再到刘太后暗地里对怀孕的皇贵妃下手,他心中的怒火,也是越攒越旺。
可以说,皇帝与刘太后现在虽然谁也没有出手,但他们之间的关系以及处于一种临界状态。
只要外界稍有一点诱-因,便会彻底引燃皇帝与刘太后之间的导-火-线。
而刘家之事,恰好成为了这个诱-因。
那名官员在查明翠柳是受刘家人指使的后,对外戚如此嚣张跋扈十分愤懑,非但严惩了翠柳以及她所在的主家,还查了查刘家其他人是否干过类似的事。
结果,他发现,刘家人犯下的罪行简直罄竹难书,刘家纨绔子弟调-戏-良-家-妇女已不是什么新鲜事儿,为强占良田逼死农民,以及大旱年间收的租子过高,导致农民不得不卖儿鬻女才是这名官员关注的重点。
除此之外,让这名官员更加怒不可遏的是,刘家人甚至还有那胆大包天的竟然在放印子钱!
这名耿直的官员在收集完刘家的罪证之后,一怒之下,一状告到了皇帝跟前。
当着文武百官的面,皇帝自是不好偏袒母族的——更何况,皇帝自己本也不喜欢野心勃勃还经常干蠢事儿的刘家。
“若是情况属实,就按我大齐律例处置吧。”皇帝道。
这几日,刘太后刚好身子有些不舒服,便没有上朝听政,也因此,她错过了阻止皇帝处置刘家的最佳时机。
等到刘太后收到消息的时候,皇帝已经将刘家人全部下了狱。
刘太后面色森寒地赶到皇帝处,彼时,皇帝正温和地摸着皇贵妃的肚子。
刘太后想起自己还没入宫的侄女儿,再看看皇贵妃还不明显的肚子,心中怒火更盛:“皇帝,哀家知道你喜欢皇嗣,可你到底身份尊贵,哪有皇贵妃坐着,你站着的理儿?”
这分明就是没事找事了。
皇帝低声在皇贵妃耳边温言安抚了一句,便对太后淡淡地道:“母后心里头有火气,冲着朕来就是,何苦拿皇贵妃做筏子?母后既然看皇贵妃不顺眼,就让她暂且先退下吧。”
皇贵妃见刘太后没有阻止之意,服了服身,便离开了。她是大长公主之女,自幼也是金尊玉贵长大的,自然不乐意留在这里看刘太后的脸色。
自她入宫以来,刘太后便待她很不友善,幸而她母亲大长公主威仪尚在,又有皇上处处护着她,刘太后再是看她不顺眼,也只能说几句冷言冷语,给她使使脸色,不敢做得太过分。
然而,皇贵妃却没有注意到,在她离开的时候,刘太后望向她小腹的目光中,带着些许寒意。
“皇帝,哀家还没咽气呢,你就迫不及待地对哀家的娘家下手,你是不是嫌哀家活得太久了,碍了你的事!”
“母后何出此言?朕向来知道母后看重刘家,更甚于朕,可朕不曾料到,母后竟会一过来就不分青红皂白地质问朕。”
两人之间,本就没有多少母子之情,经过一番博弈,这母子之情更是所剩无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