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68
荣庆堂里,掐头去尾的简单说了一下事情经过,旋即就将蓉儿丢下不管了。
有奶娘在,蓉儿就不会怕生。而贴身丫鬟之类的,荣国府最不缺的就是下人了,尤其是人手最多的荣庆堂。至于旁的吃喝用度,比较着其他几个哥儿姐儿来就好了,贾母带孩子都带成本能了,除却最初的愣神外,没半刻钟就将事情安排的妥妥当当的。
这也亏得荣庆堂里房间众多,相连的小院落都有好几个。也趁着这个机会,贾母略调整了一下几个哥儿姐儿的房舍。
珠哥儿和琏哥儿都已经大了,且他们每日里大清早的就要出发去国子监,直到傍晚才回家,原就不需要太过于操心,更别说琏哥儿原就住在荣禧堂,只是偶尔会跟珠哥儿住一屋。贾母索性给珠哥儿单独拨了个小院落,统共是一正房俩二房,并左右各一间厢房。
元姐儿也大了,日日要接受教养嬷嬷的教导,可算是极为辛苦的。不过,贾母深知元姐儿将来吃的苦头铁定只多不少,因而即便心疼也只能忍住了。这一次,贾母同样给元姐儿拨了个小院子,不同的是,还顺道将迎姐儿塞给了元姐儿,甚至连王熙凤都暂住于此。
于是,贾母跟前就剩下了最小的蓉儿了。
当然安排归安排,回头若是贾母想念哪个孩子了,让唤到自个儿房里,住在相连的耳房都使得。只不过蓉儿实在是太小了,贾母担心他冷不丁的唤了个地方会害怕,也不曾给他单独安排房间,只住在隔壁的碧纱橱里。
这一住,就是三个月。
别说贾母了,就连知晓前因后果的贾赦都不曾料到,宁国府竟会这般不靠谱,将唯一的嫡孙丢到荣国府就不管了?要知晓,就在蓉儿来荣国府后不久,王家就来人将王熙凤带回去了。只不过,才月余时间,就因为那拉淑娴想念那伶俐的姑娘,又让人接了回来。可隔壁东府一点儿消息都没有!
一直到十一月,某个大雪纷飞的夜里,忽闻二门上传事云板连叩四声,再一问,却是东府的珍大奶奶没了。
☆、第148章
那拉淑娴自认为历经两世,也算是看淡了生死,然而当死亡再度降临到周遭之人的身上时,她仍有些无法坦然接受。尤其那位珍大奶奶,正当是花儿一般的年岁,就这样骤然离世,丢下了尚且年幼的蓉儿。
说真的,那拉淑娴并不同情珍哥儿,妻子罢了,回头再寻个续弦便是了,只怕对于珍哥儿来说,完全是无关痛痒的事儿。可蓉儿呢?上个月刚过了两周岁生辰的蓉儿,从此以后再没了亲娘。
至于后娘,那拉淑娴苦笑一声,她前世是当过后娘的人,虽说自认为对元后之女固伦和敬公主并不算差,可若论真心,只怕一丝一毫都无。这其实是很正常的,甚至同吃醋毫无关系,只是平凡人正常的反应罢了。就连今生,她自问对迎姐儿视如己出,可若是真的遇到了万不得已的事儿,她只会选择保住亲生的孩子,放弃迎姐儿。
人呢,就是这么自私的生物。当然,圣人除外。
因着这四声云板,那拉淑娴彻底没了睡意,倒是身畔的贾赦在最初的愣神后,很快就轻拍了拍她的背,叹道:“睡罢,明个儿还有的忙呢。”
这倒是让贾赦给说中了。因着次日并非休沐日,贾赦一大清早就离开了,却并不曾唤醒昨个儿很晚才勉强入睡的那拉淑娴。也因此,等那拉淑娴醒转时,外头的天色早已大亮,唤了人才知晓,都快晌午了。
“嬷嬷,怎的不让人唤我?竟这般晚了。”那拉淑娴颇有些哭笑不得,她当然知晓容嬷嬷等人是好意,可这也实在是太晚了。
说来也是奇怪,她这胎跟前头几胎全然不同,也没旁的反应,连孕吐都不曾有,胃口更是一直很不错,唯一的问题就是愈发的嗜睡了。这往日里,她顶多是睡到破晓时分,或者用过午膳困顿时,略小憩个两刻钟。可自打有孕以来,她整日里有一多半的时间都在睡觉,真不知晓这肚子里是不是装了个瞌睡虫。
“晚甚么?年礼早早的备好了,多半都已经送出去了,也就是在京城的几户人家还不曾办妥。各家各户但凡有喜事的,也一早就准备妥当了。还有府里的那些事儿,原也没必要多费心力,依着往年的旧例办就是了,左右今年政二老爷、二太太也不在府里。”
容嬷嬷一面给那拉淑娴拿熏香烘热的衣裳,一面随口劝着:“要老奴说,主子您如今怀着孩子,别再这般操心了,即便真错漏了一两样,又能如何呢?”
“我不过是问了一句,倒是惹得你这一大通的话。”那拉淑娴又好气又好笑的道,“这要是往日里也罢了,左右老太太也没逼着我晨昏定省的,可今个儿……唉。”
“主子是说隔壁东府珍大奶奶的事儿?”见那拉淑娴点头应了,容嬷嬷不由的眉头紧锁,忍不住又叨叨了起来,“主子,您就听老奴一句劝罢。您如今怀着孩子,哪里就能操心那等子事儿?再一个,您是长辈,她是晚辈,哪里就当得起您的惦记了?病了这般久,没准隔壁东府早已有了准备。”
听得这话,那拉淑娴猛地心头一跳,先拢好了身上的衣裳,又在容嬷嬷的伺候下穿了新纳的软底棉鞋,待被扶到了一旁的梳妆台前坐好后,她才缓缓道:“病了这般久?先个儿怎的完全没听说?”
“没听说?”容嬷嬷从一旁丫鬟端着的水盆子里绞了帕子,递予那拉淑娴,又伸手去拿上等的梅花面脂,随口应道,“怎么会没听说呢?若不是病了这般久,如何会不来瞧蓉哥儿?那可是她独一个儿子。”
那拉淑娴由着容嬷嬷等人为她梳洗装扮,又因着她如今怀着身子,只在面上抹了点儿面脂和口脂,头上挽了个松松的髻,想着隔壁东府出了这等事儿,虽说没有长辈为晚辈守孝的道理,那拉淑娴还是拒绝了昨个儿挑的红宝石头面,改成了羊脂玉头面。
待一切都妥当了,瞅着点儿离摆饭还有多半个时辰,那拉淑娴便吩咐往荣庆堂,甭管怎么说,隔壁东府出了那样的事儿,哪怕她并不打算亲自往东府去,也不能完全没有一点儿表示。
“唤个软轿罢!”容嬷嬷瞅了外头一眼,见满目都是皑皑白雪,登时急了起来,“昨个儿又下雪了,一直到今个儿早上都不曾停。那帮子惫懒蹄子,也不知晓早早的将雪扫掉,平白耽搁主子出行!”
“训她们作甚?我原也没打算走前头的道儿呢。”那拉淑娴伸手拍了拍容嬷嬷的手背,她深知容嬷嬷这人最反感的就是出现凶兆,定好是一切都顺顺利利的,而一旦出现了意料之外的事儿,总会不由得心烦意乱。其实,这也不是容嬷嬷独有的品性,而是大部分人都会有的心态。
外头的确是大雪连天,不过从荣禧堂去荣庆堂是有捷径可走的,从后头的穿堂过去,要不了半刻钟就能到荣庆堂后头抱厦了。当然,即便是有捷径,也难免沾了一身的风雪。因此,在走出屋里时,那拉淑娴被强制的塞了一个暖手炉,还格外又多披了一件大氅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