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三章 二度梅开寒又来(2)
协会成立的头天就向全世界发布了一则通告,建议目前在建的低马赫飞船,至少是那些还未完成一半工期的在建飞船,立即停止建造,以免造成浪费,因为亿马赫飞船已经提上议事日程,有了它们,马赫的飞船连蜗牛都算不上。
这天,姬人锐父子专程来到“泡泡建材制造公司”,康平在大门口笑嘻嘻地迎接,“姬叔叔来了?蓬荜生辉啊。”他转向姬继昌,“昌昌哥,你是我哥,我认了。”
姬继昌一本正经地说:“不行,你是我哥。我已经说过的,说话得算话。”
“行啊,那咱们就互为兄长吧。”两人“谦让”时,姬人锐只是笑着旁听。康平转向姬人锐,“姬叔叔,你难得来,肯定是有大事。你尽管说,泡泡公司的所有财富都是‘乐之友’的。”
“今天的大事是——送泡泡公司一份大礼。具体情况由昌昌说吧。”
“那好啊,我先谢谢啦。”
三人来到办公室,秘书奉上茶,姬继昌开始了正式的公务谈话:
“航宇协会”正式建议,泡泡公司立即筹办一个亿马赫飞船制造中心。虽然这儿原是生产建材的,但核心工艺和制造飞船完全相通,所以改行并不难。亿马赫飞船的壳体要大大加大,原有的美国费米船体制造中心已经无法承担。另外,新飞船必须能在有气体的星球着陆,而不能再依靠“小蜜蜂”的转运,那种零敲碎打的方式肯定不适合未来的太空移民。这种“可着陆飞船”在技术上并不难,因为虫洞式飞行本身能隔绝重力,最适宜在星球上起降。唯一的瓶颈是:粒子的加速和对撞无法在非真空中进行。所以新型飞船要做成双层壳体,把粒子加速轨道封闭在真空中。至于船艏的粒子激发区域,则是无法封闭的——因为船的实体尺寸必须小于飞船所激发的虫洞直径——但这其实也很好解决,方法是激发区域保持敞开,激发时,最初的光速粒子将与空气粒子碰撞而改变方向,因而不能实现对撞。但这些被“牺牲”的粒子很快会扫出一条通道,令其后的某次对撞完成。而只需一次成功的激发,就能制造出真空环境,以后保持连续激发就可以了。公司这边对技术问题不必担心,“乐之友”将提供全套技术支持。
这对公司来说是一个重大转型,而且前程灿烂。康平非常兴奋。他的脑袋瓜也很灵光的,立即提出一个工艺方面的设想:
“这些年来,我们已经能精确控制二阶真空泡的大小,所以双层壳体从工艺上也不难解决。可以先激发出一个大的船壳,再在它内部激发出一个小一号的船壳,双层壳体就完满解决了。没说的,姬叔叔,我们干!昌昌哥,预期资金投入多少?肯定是天文数字吧。”
姬人锐平淡地说:“给你俩十天时间搞个可行性规划,包括资金计划。需要多少百亿的资金,朝我来要吧。”
“好的。姬叔叔,我这儿一定豁出命来干,保证不会给‘乐之友’丢脸!”
正事谈完,康平问昌昌太空集体婚礼什么时候办。“太空集体婚礼?”乍一听,姬人锐还以为两人是说那个秘密行动。听过二人介绍,他考虑片刻后说:“这是好事,只是你们的眼界还太窄了。不是仅仅办一场太空婚礼,而是应办成人类太空时代的剪彩仪式,一次盛大的阅兵式!依我看,不是六艘,而是三十五艘,全世界已有的飞船都要参加。这些飞船最多能容纳多少人,就去多少新人。全世界媒体要全程直播。也要邀请联合国和各国首脑。”他想了想,“不,首脑们不一定同意参加,也要考虑安全,邀请他们的代表吧。”他对康平说,“这样规模的庆典,一个公司是办不了的,要交给航宇协会来操办。”
“好,我来办。”姬继昌说。
“行,航宇协会主办,我大力协助。要我做什么,你们尽管吩咐。昌昌哥,我不怕你说我钻到钱眼里,这件事对公司的广告效应,多少钱也做不出来啊。”康平笑着说。
在回来的路上,姬继昌问父亲:“爸,我看你近来的动作很大,都是战略性的抢点布局。这都和‘乐之友’领导层沟通过了吗?”
他这样问是有用意的。作为乐之友科学院的执委,他知道“乐之友”并未就这些大事开过会。父亲沉吟片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