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236
时辰。离开工厂之后,平安要求所有人明天交一篇文章上来,就写今日在工厂的所见所闻所感。
这种游记式的命题作文,显然出乎所有人的预料,尤其是那些刚才一直在放养,满心嫌弃根本什么都没有看清楚的,更是一片哀叹。
第二天,游记交上来,平安拿去跟赵璨一起共赏。
绝大多数人根本没有内容可写,只好随意的堆砌了一下辞藻,描述了一下路上的风景,再例行的将工厂夸一下就算完事。这种敷衍了事的套路平安太懂了。不过,他们能糊弄过去查的不严的老师,却是糊弄不了赵璨的。
赵璨一共选了七个孩子,但是最终写的东西能稍微入眼的,果然只有赵端和赵厚。
这也不奇怪,因为在赵璨这里,“言之有物”是第一要务。况且论到文采,他们两个也未必就逊色于其他人了。
不过两人之中还是有些分别的,赵厚是将自己所见所闻全都记录了下来,然后感慨“世上竟然有这样的东西我今日才算得见”,表达了自己心中的向往与赞叹就算完事。其实真说起来,也还是套路。只是他套路得很巧妙,而且显然观察得很细致,还向工作人员询问过一些问题,细微处也不见滞涩。
至于赵端,他只用开头一段寥寥叙述了一下自己的见闻,后面便全是“所感”了,他从蒸汽机车的神奇之处发散出去,充分发挥出了自己的想象力,设想假如这种东西推广开来会如何,畅想了一番未来的世界。他的思维天马行空,却神奇的契合了赵璨和平安拟定的将来会走的路线。
两人看过之后,都不由沉默。
半晌之后,平安叹了一口气,“这个赵端……”
“如何?现在还觉得朕挑了他不太合适么?”赵璨含笑问。
“就知道瞒不过你。”平安无奈的摇头,“不过这次就算是你赢了。他的确很合适。”
平安也没有想到,赵端的思路居然会这么开阔,根本没有停留在眼前的机器研究上,反而发散开来,颇有预见性的开始设想未来的事。这固然是小孩子的灵光未灭,大概也跟他的本性有些关系。
但不管怎么说,他没有囿于一点,不会被眼前的东西局限住,这就很好。现在哪怕他真的是个研究型的人才,只要能够把得稳方向,平安也没什么意见了。
再说,这个世界上的总不缺少在多个领域都能发展的人才,或许赵端就是这样呢?
或者说,阴谋算计的手段,都可以通过培养和经验来增强,但是个人的眼界和思路,却是很难去改变的。
第二天赵璨单独召见了赵端,平安列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