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2、第三十二章
草民也知道讲良心,济慈堂养活大妮儿,总得花银子。草民省吃俭用,得了几个大钱,全部给到济慈堂,就当是报答了,求济慈堂把大妮儿还给草民啊。”
他掏出一大把大钱,双手捧着上前递到张府尹公案上,又重重磕头:“草民讲气节,要脸,把大妮儿还给草民啊!”
其他几个吵着要回女儿的人,也跟着争先恐后掏出大钱,叫唤道:“把草民女儿还回来啊!”
“你瞧大妮儿身上穿着粗布麻衣,只怕平时吃的更是连猪食都不如。慈云堂从不缺银子,就算再穷的人家,去了庵里上香,就算咬牙也要省下足够的香火银子,就怕冒犯了菩萨。
谁知道菩萨没有享用到,究竟被谁拿了去,我们心里清楚,可是都不敢说。我可怜的儿啊!”
见他们哭得涕泪横流,有心软的也跟着抹泪。人群中私下议论不断。
“我家里的败家婆娘,平时多沽一角银子的酒都要吵半天,可去庵里一趟,简直拿钱不当钱,一大把往功德箱里面塞。”
有人大声道:“哎哟你家进贡的才几个银子,人家可看不上眼。你不知道,有些表面看上去是贞洁烈女,其实有劲得很,嘴里念着菩萨,那小腰软得,一想就把持不住,那才是来大钱的门道。”
张府尹听着外面的人说得越来越不像话,脸色一沉大声道:“大胆!岂能随便污蔑他人!”
有人立刻阴阳怪气接道:“无风不起浪,污不污蔑可不是随便能说出来。虽说花楼背后都是大官撑着,朝廷也都不禁民意,张府尹莫非是想堵住幽幽众口?”
张府尹面若死灰,正要咬牙让衙役把说话之人抓起来,这时公堂外骚动更大。
“哎呀!”有女声尖叫起来,紧接着人群中怪叫吆喝震天。
一个貌美的光头女人,紧张得双手不知怎么放才好,一手挡脸一手捂住头,慌乱往外奔逃。
有人捡起掉在地上的假头发,凑在鼻子前使劲闻了闻:“真香,只闻一闻骨头都软了。”
“咦,那不是天香楼的红姐儿吗,哎哟还真是尼姑啊!”
“那还有假,早就跟你说过,有些地方看似干净,其实脏得很,里面止不住还怎么乱呢。唉,天香楼背后可是.....”
“可不能多说,仔细着把你抓起来打板子。”
“官府也不能随便打人吧,做出来的事还不能让人说了?”
“天高皇帝远,就是打你了,你又能找谁喊冤去?只怕你走不出明州府,就莫名其妙没了命!驻扎在明州府的厢军,打仗可不敢说,打杀几个平民百姓自是不费吹飞之力。”
府衙后。
漕司帅司宪司连着转运使几人,听着外面的动静,神情沉重。
“就这么让他们闹下去?”
“你说能怎么办,对方明显有备而来,我们得到消息也已经为时已晚,根本不给商议对策的功夫。再说,谁知道他后面还留有多少后手。”
“唉,你看对方一步步,硬是没有破绽,把我们想到能反驳之处,全部事先亮了出来。这些无赖,只怕也已经训了许久。看似要讨回女儿,其实是把整个江南道拖下了水。”
“这好比是豆腐掉在灰里,捡起来也惹了一身骚。就是把堂上的无赖全部抓起来亦无用,反倒证实了官府心虚。若这几人再出了什么事,肯定会有谣言出来,是官府害怕悄悄处置了他们,只怕后面还有得闹。”
转运使脸色也很不好看,他深吸一口气,说道:“齐先生在外面,可没有怎么说话呢,咱们且再等等。”
想到齐翁,漕司附和道:“也是,齐翁还没有动静。慈云堂之事是他牵头,他肯定不会坐视不管。再说做得说得越多,破绽会越大,我们只静观其变。”
话虽如此,案桌上摆着的茶,无一人去动。在圈椅上不安动来动去,拉长耳朵听着外面的吵嚷。
易青立在齐翁身边,心一点点沉下去。看着对方一步步安排得天衣无缝,势在必得,拉开一张巨网,将整个江南道的军政全部笼罩其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