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65、掂量
她早不爱吃糖了,接过来含了一颗在嘴里,卷着舌尖甜味,目光中笑意更深:“二哥要不要先回信?”
余下的人还能晾一晾,那些旧将故交却是真心实意要奉秦昭为主的,卫善把这些信一封一封的挑出来,分装在三个信匣里,摆开文房四宝,让沉香取一匣蜡烛来,点上烛火,专等秦昭回来。
秦昭拆阅信件,卫善便坐在一边替他磨墨,偶尔看上两句,秦昭写信,落笔之前总要停顿片刻,在心中好稿子,再一气呵成,写给什么人,便用什么口吻,用词用句也不尽相同。
两人之间并未议论过此事,可卫善知道这是势在必行的,除了各地的将领还有官员人不住写信来,自她到秦昭身边起,这样的信就不曾停过,秦昭若还举棋不定,反而扰乱人心。
可他却没有立时答应,他回完这些信,由卫善替他装进信封,烫上火漆,她心中自有疑问,把这些信都装进信匣,差人交给章宗义派发,这才问道:“二哥心中,可还有疑虑?”
秦昭搁下笔,伸手把卫善搂在怀中,下巴点一点糖纸包,张嘴等着,卫善从纸袋中捻起一颗糖,塞到他嘴里,两只手指一左一右搭在他额角轻揉,秦昭舒服得叹喟一声,闭上了眼睛。
一只抚着卫善的背,让她靠在自己怀里,一只手搂住她的腰,唇角含笑,缓缓道:“善儿将这些信分作三等,分得极好,这些人奉我为主,心中缓急也分三等,有些不过试探,且在等等,还未到时机。”
这些人也在掂量秦昭,看他这个晋王够不够份量。
投效秦昭势在必行,可也要看看他德行如何,是否真的叫人诚服。秦昭在考量他们,他们也在考量秦昭。
各州府中来的信使便留在了太守府里,他们便是各州府官员们的眼睛耳朵,越是来的人多,卫善便越是约束底下人,吩咐章宗义,不可出错。
秦昭治军极严,军中令行禁止,又自来都礼遇文人,直到去岁,晋地学子还能坐官船进京赴考。有些事,文官的眼中,和武官眼中看出来的大相径庭,越是细枝末节处,他们便越是讲究。
正元帝在百官眼中实是个十全九美的好皇帝,不论是用兵还是为政,都有独到之处,有他立在前面,秦昭掌兵是足够了,赞颂他的诗篇也足够多,这些人既然要眼见为实,那么余下的好处,就得叫人看见。
办这些事小唐极有经验,这些信使都住在同一个院中,有的彼此上官交好,那也走动得近些,小唐领着这些人往街上去,就要过年了,便是战时民人百姓的门边也挂着灯笼,出去走走看看,总比闷在太守府知道的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