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3章 血流
尽管这毫无责任感、有愧人格、极为无耻,他能理解。
他只是惊讶于自己居然能对一个二三百年后出现的词语感同身受。
从哪感同身受?
从他家族顶梁柱父亲刘向禹身上,从老师杨鼎瑞身上,甚至包括他自己,他看到了文人的软弱性。
他们三个人只有少之又少的共同点,都读书,是这个时代比较有文化的人。
文人是个伪阶级,下限极低上限极高,是依附于其他身份的附属。
要在大街上指着个人介绍,说‘这是个文人’,那多半是骂人,就是想说这人除了不干正事屁本事没有。
父亲是文人,更显眼的身份是举人、是官员,被革职后最重要的身份是宗族首领。
杨鼎瑞是文人,但他是进士,也是官员,即使辞官仍然有功名在身的士绅。
他也是文人,考过童生,若非没进的科举考场没准还能考取个功名,但当了兵,就成了赳赳武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