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64
天刚蒙蒙亮,大海去开门的时候就已经有村民等在了外面。
人家也没敲门,就那样抄着手等着,头发、眉毛上都结了一层霜。
“这位大哥,可是有什么事?”大海赶紧问。
“没啥,就是问问面糊啥时候发下来,我让家里的婆娘提前烧上火。”村民不好意思地说。
大海顿时明白了,人家这是催工呢!他哪里好意思说,他家大嫂还窝在大哥怀里没起呢!
大海只得含糊着说:“我们这儿正收拾着,等着弄好了第一个跟你说。不然你进来坐?”
村民忙摆摆手,“不用了、不用了,我待会儿再来,反正在家也是闲着没事做。”
大海把人送走,重新回了院子里,在苏云起门前转了好几圈,第一次有了把人喊起来的冲动。
苏云起听到外面的动静,穿好衣服出来,“有事?”
大海吞吞吐吐地把事情说了。
苏云起听完,淡淡地说:“原本是打算今天早些起的,可是昨晚睡得迟了,我就没叫他。”
大海赶紧说:“老大,你不用跟我解释,我就是……”
他还没说完,苏云起就转身回了屋。
大海在门外面红耳赤地站着,恨不得给自己俩耳光——日子过得太舒服,心大得快盛不下了,竟然连规矩都不顾了!
他听到苏云起在里面喊着江逸,江逸似乎闹了小脾气,苏云起又说了几句,然后听到江逸惊呼一声,嚷道:“我都给忘了!”
下一刻,大海就看到江逸衣衫不整地从房里跑出来,胡乱地跟他打了个招呼,就朝着后院的厨房跑去。
苏云起提着棉袄跟在后面,眉头皱得能夹得一只虫子。
大海忽然就笑了——这样的大嫂,又哪里会在意他们是不是守“规矩”?
******
江逸在厨房待了大半天,把调面糊的步骤演示了好几遍——当然是他说,大山动手。然后又在不同的灶上分别蒸了几块,让大伙看了看不同力度、不同火候做出来的不同效果。
一帮大男人学得无比认真,因为他们过一会儿要扮演先生的角色,到各家各户去教别人——虽然不用再教村民们怎样配料、怎样调面,但是火候的把握、屉下的水量多少、蒸的时间还得有一个统一的标准。为了到时候不丢人,谁不得拿出吃奶的劲儿学?
等到他们把配方背好,用各自调好的面糊蒸出一屉屉形状各异的枣糕时,几个大男人竟然抱在一起欢呼起来,简直比打了胜仗还兴奋。
江逸再次回到前院时,看到一个头发花白的妇人正坐在耳房门口,于大壮在旁边蹲着去枣核。
江逸很快反应过来这人的身份,连忙过去打招呼:“于婆婆,您可是好些了?”
妇人闻言转过头,江逸顿时愣了一下——这哪里是婆婆啊!
妇人虽瘦,面目却慈和,皮肤带着几分病态却并无多少岁月的痕迹,与那头花白的发丝极为不符。昨天烛光暗,江逸没看清楚,没想到于婆婆竟显得如此年轻,也如此……好看。
于大壮在一旁简单说了江逸的身份,妇人从容地站起来,对江逸笑笑,礼貌地说:“连日来听我儿多次提起贵人,几次三番多亏了您出手相助,请受民妇一拜。”
江逸赶紧虚扶一把,嘴里说着:“举手之劳而已,这可使不得。您身子还没好利落,快坐下罢!”
妇人笑笑,也没再客气,安安静静地坐回原位。
江逸越发觉得她与平常村妇有所不同,不由地多看了两眼。
于大壮抖着箩筐里的枣子,问江逸:“江秀才,你看这核儿去得可行?”
江逸开玩笑地说:“这是哪个不懂事的,竟让客人干活?你告诉我,我去说他们!还有,别‘秀才、秀才’地叫了,你是在笑话我没考上举人吗?叫我‘小逸’就成。”
“行,小逸就小逸,不过你可别拿着这点活说事,就可是我好不容易抢来的,你要再不让干,我现在就背着我娘走!”于大壮瞪着眼说。
江逸斜了他一眼,慢悠悠地说:“要走你自己走罢,婆婆留下,我家刚好缺个会做活理事的当家人。”
“可不行,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