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32
只是这总有一种自己嫁人的错觉,让余柏林好生尴尬。
特别是看见封蔚一脸傻笑的时候。
大宝小宝倒是高兴的很,余柏林终于和他们是一家人了。
嗯,现在该称呼为封柏林了。
封庭的确有等大宝登基之后,再由大宝给余柏林加封之意。
但他转念一想,大宝登基,余柏林定是辅佐大宝之人。
余柏林虽然功劳显著,但朝中之人总是因余柏林年龄而对其说三道四——或许也是因为余柏林除年龄之外,也没其他可被他人说道的地方了。
所以封庭为了让余柏林压得住众位文臣,必须给其增加筹码。
因内阁之人还未致仕,余柏林无法再升官职,因此封爵是必须之举。
至于赐姓,这个的确是因为封蔚和余柏林的感情,促使封庭想到此事。
让大宝赐姓也成,但封庭想着,长兄如父,还是自己承认余柏林,才能让封蔚更加心安吧。
封庭在退位之前,仍旧为家人想的十分周到。
封庭还认为,余柏林的功劳,封伯已经算是少算了。
只是封的太高,以后封无可封,难免又有朝臣叽叽歪歪。
之后加封,就交给儿子来吧。
这一切做妥当之后,封庭就正是下旨退位禅让,退居泰安宫,称太上皇。
大宝完成登基大典,继任为皇。
.....................................
一个新时代的开启,总是会有阻力的。
特别是皇上头上还压着太上皇,怎么看,都像是会出现新老一派斗争的局面。
然而,大家想太多。
封庭说是退居泰安宫,待大宝登基半年,差不多皇帝的事务都理顺之后,他就携太后离京出游去了。
并且更让朝臣们崩溃的是,还是留书出游,目的地未定。
这特么能好?
朝臣们的折子如同雪花一样飞进宫里。大宝只得摊手道,太上皇是他爹,太后是他娘,他能怎么办?
从来没听说过有皇上还管的了太上皇的。
朝臣们都崩溃了。
皇帝陛下在任的时候就很任性,结果退位了好似更任性了。
并且,以前皇帝陛下还必须上朝,朝臣们还能逼迫皇帝陛下稍稍安分些。现在皇帝陛下成了太上皇,更没人管得住他了。
这时候老老实实待在京城,按时上朝拱卫京师的德王殿下,在跟太上皇对比之后,似乎都让朝臣对其好感度增加了不少。
这么一对比,显得德王殿下都已经不算任性了。
至于当今皇帝陛下。哦,朝臣们无话可说。
比起之前任性的陛下,实在是太完美太仁厚太好说话了。
虽然还是坚持原则,但是至少不会和之前的皇帝陛下一样不但不听人说话,还会摆出一张嘲讽脸,生怕气不死朝臣一样。
有了皇帝陛下的对比,大宝这位皇帝的确十分宽厚仁慈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