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37
最不信任的是宗室,最信任的也是宗室。
封蔚调兵那是皇帝陛下信任他,余柏林去调兵,那就是权力太过。
明知道封蔚去最合适,也按照最合适的去做了,但担心却是无法减轻的。余柏林只能自己这里尽量做到最好,替封蔚减轻负担。
事实上,余柏林许多担忧都是多余的。
这群人有胆子卖国,却并没有担子起兵谋反。就算想起兵,他们也得有兵。
在封蔚牵制了有可能引起兵变的闽州指挥使之后,余柏林率领海军,雷厉风行的登陆榕城之后,微笑的答应了当地地方官和豪强的“接风”,并且让各地知县都来参加这次接风。然后在他们一个都不少的来“拜码头”的时候,直接围了接风的园子,并且无论是否在金刀卫名单上,所有官员和所谓商会主席,全部抓住,就近囚禁在这个专门为他解封的园子里。
之所以不是送往狱中,一是担忧灭口,更重要的是,监狱太小,住不进这么多人。
这时候前来的人才悔不当初,怎么这么简单粗暴,说好的文人之间的虚以委蛇呢?一言不合就派兵,一言不合就抓人,这哪里像个文人了?
这些人想抗议,想一哭二闹三上吊,想用仁义逼迫余柏林。
但被抓的时候,这些人全部被堵了嘴。被关起来之后,再怎么叫都没用了。
此地金刀卫卫所的尚千户一脸懵逼:“怎么连我也抓?”
他一直盼着京城来人,怎么来了人把他也抓了?
看守的士兵对金刀卫还是有几分敬畏的,立刻将此事报告给了余柏林。
余柏林道:“金刀卫路线被泄露,肯定内部也有内贼。请尚千户委屈一会儿,本官会先差金刀卫,很快就接尚千户出来。”
尚千户看着单独接见他,还拿着皇帝密旨的余柏林,苦笑道:“查吧查吧,反正下官是无辜的。”
这么坦荡,他好像连气都生不起来。
罢了罢了,都是为皇上做事,委屈一会儿就委屈一会儿吧。何况他也知道余柏林只是为了震慑他人,心中也知道他是无辜的。
从待遇上就能看出了。他被好吃好喝的供着,只是被限制了自由而已。
余柏林果然如所说的一样,先把金刀卫翻了个底朝天,果真揪出几个内贼。
若金刀卫没有内贼,怎么会闽州异动发生了这么久,还是有人告密,才察觉出不对?
尚千户的确没有做过投敌卖国之事,但他失察之罪不可免。尚千户或许没有坏心,不是坏人,但他做事能力可不成,他所管辖的卫所已经完全成了漏子,还一无所知。作为国家特设在地方的督查机关,失察就已经代表了对这些行为的纵容。
不过尚千户好歹在得知之后,还是努力了一把。只是刚努力,就被控制住了。这次尚千户前来余柏林的接风宴,也是想着最后一搏。
不过还没怎么搏,就被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