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51
之后被灌了一肚子补品,然后才去睡觉。
他本以为自己睡的挺好,不会这么容易睡着,却没想到沾枕头就睡着了。
看来他身体不觉得,精神上还是略有些疲惫的。
养足精神之后,第二场考试比第一场考试还容易。
至于第三场,有封蔚给他时时灌输朝中大事,再加上自己敢说比所有学子对实政更了解,策论自不在话下。
三场之后,余柏林终觉疲惫。虽说不至于病一场,也在家休息了好几日没碰书本。
会试几乎算是后世高考,所谓殿试只要不出意外,余柏林已不用担心。这决定命运的一刻,余柏林心中紧张可想而知。
会试之后,张岳等人再不说让余柏林别期望太高,做好长期抗战准备这话。这说出来就不叫好意,而是诅咒了。
余柏林本在会试之前,心想自己年龄在那,就算落第也无所谓。三年之后再战,也不过弱冠而已,照旧是年少得意。
但在会试之后,特别是他现在自我感觉非常良好,比乡试之时感觉更好,若不得中,肯定会受到打击吧,说不定还会怨愤一段时间。
当然,人都有负面情绪的时候,这种心情,余柏林肯定能调整过来。
……
考生们在焦虑的时候,阅卷官们也没好到哪去。
会试和乡试一样,也重首场。首场七篇,基本上决定是否录取。
会试录取比乡试更加苛刻,避讳地方也更加多。
除了避讳庙号帝王称谓等,以及不能有离经叛道的诡刺邪说等最严重的之外,文字犯忌中还有一个方面,就是不能自叙。
所谓自叙,就是在文章中自吹自擂、或者自怨自艾,说狭义一点,就是别自我介绍想要泄露自己身份或者单纯博得考官同情,说狭义一点,文章最好足够客观,别发散到自己头上。
后一种若是考官睁一只眼闭一只眼尚且能过,若考官非说文字犯忌那也百口莫辩。
除此之外,最傻的犯忌就是字数写超了或者字数没写够。虽然这种犯忌方式极其匪夷所思——连最简单的字数都没数对,真的有认真考试吗?可每次会试还真有因此落第之人,实在令人费解。
春秋经房之内,房官邱炳与几位阅卷官,通宵达旦,战战兢兢,熬得双眼通红,仍旧一字一句阅读,丝毫不敢懈怠。
会试之时,所有房官都从翰林院点出。每房选出录卷、备选卷,主考官和副考官都是先从录卷中选择,待录取人数不够再从备选卷选择。
可想在备选卷中的人,要被录取基本上不太可能了。当然,也比在房官手中直接罢录的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