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九十九章:安定天武,寒门南迁
武帝兄弟有数十人,然其之后,竟只余武帝独子雍友帝,并武帝十八弟之子雍康王、雍荣王兄弟。
兄弟共三人,励精图治,终将大雍帝国打造成天之大陆第一大国,无人敢撄其锋芒,那时候雍人以为雍人而自豪,雍兵以为雍兵而骄傲。
雍友帝之后,是为雍明帝,兄弟三人,多番苦难,中竟只有友帝诞下一子,冥冥间,何等细思极恐。
雍明帝之后,是为雍启帝。
启帝素有才略,挑选天下猛士,再建雍十二军,北征南平,东安西镇,又将动荡不安的天下稳定了下来。
然而,雍启帝之后,是为雍安帝。
安帝幼时至孝,启帝甚喜,这或许是对于妻妾成群却仅有安帝一子的唯一安慰。
启帝年四十,旧伤复发而崩,顾命大臣拥安帝继位,按雍之习俗,称安帝,号孝安元年。
从启帝时期开始,便有造出纸张,不过因为技术问题,造出的纸张多为草纸,为稻草等物制成,呈黄色,质地粗糙,不能用于书写,一但下笔便会散墨,破纸,与前世的黄裱纸类似,不过比之品质还要更加粗糙。
这种纸,一般有两有用途,其一用于祭祀之用,也就是纸钱,另一个则是用来如厕,不过就算是用这种纸来如厕,那也是只有那些王公大臣之流才有资格用得上的了。
有精制而成的上品纸张,白色之中带着些许暗暗黄,质地光滑柔软,兼具韧性,可用于书写,美中不足的是厚度要比前世所用的纸要厚得多,若是仔细观察,还能看到其中的纤维杂质,有些像前世作画时用的素描纸。
不过这种纸张制作成本较高,耗费钱财人力,虽有出世,却不能广泛使用,大雍诸地多数还是使用竹简锦布书写传递信息。
直至楚毅一统天荒时,根据前世记忆,尽力改良了造纸术,这才使得造纸的效率大部分提高,开始广泛使用于天荒之地,
楚毅也有令人精心制作出上等好纸,以萧玄糜竺为中介,向中原等地出口贩卖以资军用。
中原、关中等地土地肥沃,人口密急,士家大族众多,见南疆纸制作精良,薄细而有韧性,价格还远远低于天雍制造的天雍纸,于是南疆纸开始于中原、关中等地广泛买卖,被换成钱粮谷米,镔铁马牛等送往南疆来。
其中最为主要的还是有寒门士子流往南疆,寒门士子家境贫穿,别说昂贵的天雍纸了,他们是连南疆纸也用不起的。
然而,南疆的一个消息传来,他们用不起的南疆纸,居然在南疆只是给百姓如厕用的,他们震惊了。
南疆楚毅又下招贤令,广纳天下之才,唯才是举,只要有才能,便可为官吏,兼上南疆当今不可一世的威名,于是,便有了盛大规模的寒门南迁行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