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章 下场科考
李湛倒是不卑不亢,丝毫不在乎外界异样的目光,风雨无阻,每日里读书练武,过的倒也快活。
书院的师长倒是很是开明,清楚李湛在夏日里生了一场大病,如今这样做不过是强健体魄,倒也没有阻拦李湛习武,甚至还对李湛多有鼓励。
日子就这样一天一天在李湛的读书练武中度过,一年的时间很快就到来了,李湛终于准备下场科考,参加了八月份举办的解试。
宋代科举,初时每年举行一次,当今官家登基后改为两年一次,科考程序上基本是实行解试、省试和殿试三级考试制。
解试,亦称发解试。由地方政府在科考之年秋季举行,八月十五日开考,连考三天。考试合格者,称为贡士或举人,主考官会将其文状发解礼部,审核通过后,到首都参加次年正月中央部门主持的省试。省试,亦称礼部试。由尚书省礼部主持得名。在次年春季礼部贡院举行,选日开考,分科连考三天。最后,省试合格者由礼部奏名朝廷,进入皇帝主持的殿试。殿试后,朝廷会张放皇榜,依照科目和录取甲次的不同,分别授予“及第”、“出身”、“同出生”等身份,殿试的前三名即为我们在戏剧里常常听到的状元、榜眼、探花。又因殿试由皇帝亲试,殿试所有及第的考生都会成为天子门生。
宋代殿试最初,排名末尾的考生是会被黜落的,当朝还发生过一起落榜书生张元叛宋投夏的事件,宋王栐的《燕翼贻谋录》还记载了张元当年“走夏州”之事,给了宋朝血淋淋的教训,于是嘉佑二年,改革了科举进士中殿试实行的末尾淘汰录取制,凡中了进士之人,一律授以进士出身,之后的殿试就再没有过黜落考生。
“房妈妈,湛儿的东西可都准备妥当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