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章(这是一种奇怪的跨辈分的革)
是无所谓爆大奖的几率多低,那分量必须重,要很吸引人,让人萌生出“万一我中了就能赚一大笔”的念头,加上当场就有开出大奖的,绝对上头。
到后来,随着兑奖的人变多,本来想着提前把来年要用的文房四宝买齐的人都落后了,时髦的准备把钱整个压上去,买回来的东西也不是非得自己用啊,甭管书籍或者文房四宝都能转手……
像这种想法正常看来是不理智的,你只想到可以转手,不想想转手有那么容易?
首先长阳县城的文化人都卖疯了,大家都囤下了很多,短时间内用不完那么多。
其次就算到其他地方去卖,别地儿没有售卖文房四宝的店子吗?为什么非得要买你的?要让人动心总的有个突出优势,简单说价钱要实惠,让人感觉买你的有得赚……用正常价钱买来,将来可能面临必须要便宜点卖出去,不便宜的话也得有卖有送,那不还是亏?
这个白送的抽奖,看起来怎么都是赚,本质就是诱惑人去买短时间内用不上或者用不完的东西,赚的能是买家?
赚的是文心坊。
宗平都不担心他们一次买多了之后很长时间不来光顾,节日那么多,他可以变着法出限定。这次是重阳诗九首,下次就是新年诗六首,还有上元诗三首,明年天热起来之后做一批题诗的折扇搞个折扇盲盒……到时候应该都不在县里面了吧,怎么都该扎根府城。
之前宗平送中秋节礼来的时候不是让戚敏看过吗?
当时戚敏就看出,他赚钱的脚步不会停,之后挨骂也不会少,那个阵势甚至不是之前可以比的。当时戚敏就寻思了,这家伙又准备干什么缺德事?万万没想到,他搞起了抽奖+限定+盲盒。
现代人见识过各种套路之后都还是顶不住的东西,这边没见过大世面的能顶住?
能才奇了怪了。
戚鸿本来没想那么多,只是把听同窗旧友说的这些转述给妹妹,感叹道这个宗平还真有点东西,自从他成了金家准女婿,文心坊的花样是越来越多。本就是本县第一大的文墨店,如今生意越发红火,尤其重阳搞的这个抽奖,好不热闹,出了极大的风头。
戚敏:……
“哥哥这是对他改观了?”
“也称不上改观,只不过对你给他批命的内容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之前你说他虽然缺德,但很有些手段,寻常人斗不过的,我听了还没感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