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9
虞兮幽恨对重瞳。
黥彭甘受他年醢,
饮剑何如楚帐中。
诗的大意是:夜闻乌骓马的嘶鸣,叫人肝肠寸断。虞姬在幽恨中直直地对着眼中有两个瞳子的项羽大将军。项羽部将黥布和彭越居然甘心后来被剁为肉酱而投降了刘邦,何如虞姬那样自刎于楚帐中而芳华百代?关于虞姬,司马迁《史记·项羽本纪》中有简略的交待。项王被汉军围于垓下,夜闻四面楚歌。“项王则夜起,饮帐中。有美人名虞,常幸从,骏马名骓,常骑之。于是项王乃悲歌慷慨,自为诗曰:‘力拔山兮气盖世,时不利兮骓不逝。骓不逝兮可奈何,虞兮虞兮奈若何?’歌数阙,美人和之。项王泣数行下,左右皆泣,莫能仰视。”虞姬对项羽的和歌,据《楚汉春秋》记载是:“汉兵已略地,四方楚歌声。大王意气尽,贱妾何聊生。”
另据《情史·情贞类》记载:“(虞姬和歌之后)姬遂自刎。姬葬处,生草能舞,人呼为虞美人草。”
“虞美人草”,多么动听的名字!
虞姬死于四面楚歌声中,张爱玲在读中学时所写的《霸王别姬》里,却感叹:“啊,假如他成功了的话,她将得到些什么呢?她将得到一个‘贵人’的封号,她将得到一个终身监禁的处分……他们会送给她一个‘端庄贵妃’或‘贤穆贵妃’的谥号……”就算楚霸王当了皇帝,她也不过是成千上万的贵妃中的一个而已。
虞姬究竟是什么人?她的美眉样子如何?早已消失在历史帷幕的深处。现代人,梅兰芳等艺术家,一直借题发挥,搬演《霸王别姬》,让她到台前且歌且舞,亦悲亦泣,把“幽恨”二字张扬到了美学的境界。虞姬形象如何,我们都不知道,但可以肯定的是,她至少拥有美貌、才艺与风情三大优势(林黛玉笔下的五美,包括她自己,都是色、艺、情三者兼而有之,所以林妹妹才如此地惺惺相惜),这就让“力拔山兮气盖世”的大王像《金瓶梅》开篇里说的:“只因撞着虞姬……豪杰都休。”从历史和政治上来说,项羽是败军之将,刘邦是开国之勋。但从人格力量和美学角度看过去,项羽因了虞姬,因了在最后一搏的生死关头竟然对虞姬“泣数行下”,让后人,至少是让我觉得,这个儿女情长英雄气短的大将军更有人情味,更具个性光彩,比起刘邦来也就显得更真更善更美。
有趣的是,项羽与虞姬,西施与勾践、夫差,王昭君与汉元帝、匈奴单于呼韩邪,红拂女与李靖,甚至绿珠与石崇,这五组男女关系中,当作为历史叙事的时候,人们注重的是它的男主角,但一旦当作人生际遇去解读、吟诵、传唱、演绎时,女性形象大都光彩照人,甚至使刻板、枯燥、冰冷的历史教科书也因此有了人性的光彩和生活的温情。
明妃王昭君的故事家喻户晓,这里不去说它。关于绿珠,知名度不如出塞的王昭君,林黛玉感慨系之:
瓦砾明珠一例抛,
何曾石尉重娇娆。
都缘顽福前生造,
更有同归慰寂寥。
绿珠,据《晋书》记载,她是石崇最宠爱的歌伎,姓梁,广西人,“生双角山下,美而艳”,被石崇“以真珠三斛致之”。关于石崇,我在前边夜读笔记(二)里提到过他,此人奢靡、凶残,杀侍妾如杀鸡。当时,把持朝政的赵王司马伦有一位亲信叫孙秀,派使者用司马伦的名义向石崇索要绿珠。官场上也是风水轮流转的,敢与皇帝亲舅舅斗富的石崇,此时已经免官,而孙秀新贵,炙手可热。使者到时,石崇正在金谷别馆冶游,当即唤出婢妾数十人,一个比一个衣着华美、楚楚动人,列队站好,让使者随意挑选。使者说:“我奉命来取绿珠,请指给我看是哪一位?”石崇听了大怒,说:“绿珠是我最心爱的女人,你们是得不到她的!”使者劝他三思而行,石崇断然拒绝,由此酿成杀身之祸。孙秀耿耿于怀,几番算计,终于矫诏捕杀石崇。事发那天,石崇正在楼上设宴,绿珠就在身边,看见捕手进来,石崇对爱妾说:“我是为你而获罪了。”绿珠感动得一塌糊涂,泪流满面说:“我愿用死来报答您的知遇之恩。”绿珠说完就自投于楼下而死。随即,石崇被满门抄斩(《晋书·石苍传》附《石崇传》。宋代乐史《绿珠传》,见鲁迅所辑《唐宋传奇录》)。
后代文人对绿珠备加赞赏,以“金谷坠楼人”的诗句为她披上情痴的光彩。当代有学者在论述绿珠之死时说:“凭此一跳,这位在历史上毫无功业可言甚至没有留下生平事迹的女性就足以流芳百世了。”(张方:《风流人格》,华文出版社,1997年版,P106)林黛玉的诗是为绿珠打抱不平的:石崇把明珠当做瓦砾一样的抛弃,何曾对姣艳美好的绿珠真正看重过呢?他是前生注定有厚福的,虽然被拘捕受戮,但绿珠对他一往情深,不仅生前侍奉左右,还以死相报,同赴黄泉与他做伴,使主子在阴曹地府也不至于寂寞。
林黛玉所咏的历史上五大美妾,为主子自杀而死的有西施、虞姬和绿珠,得到善终的只有明妃与红拂女,感慨的是:“红颜命薄古今同”(《明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