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节阅读 185
然而梁峰自己却清楚的很。就在百来年后,拓跋鲜卑将会成为统治北地的胜利者,创立“北魏”这个王朝,彻底结束十六国乱象。也正因为北魏的统一和分崩,方才催生出了之后的隋唐盛世。拓跋氏当然有野心,而且这野心,绝不容小觑。
自己不过是知道历史,但是张宾非但看到了问题,还提出了一些解决的方略。比如有限的奢侈品通商;比如用鲜卑各族的纷争,挑动王浚的敌意;比如分别支持拓跋猗卢的几位继承人,让拓跋一族自乱阵脚。这一条条计策,可行者颇多,足见张宾花了心思。
这也正是梁峰此刻最需要的东西。
有没有谋主,确实天差地别。梁峰放下手中书信,长长呼出口气。下来又要开战,只盼这次能够少死些人,尽快解决新兴和雁门两郡的麻烦吧。
目光又落在了另一封信上,梁峰迟疑片刻,方才打开了书信。一笔酷似柳体的墨字出现在眼前。这是奕延的来信。作为这次远征的指挥官,他当然也有不少事情需要向自己禀明。梁峰本以为他会在信中附些别的东西,然而从头看到了尾,也没有丝毫不妥之处。只有军情相关的叙述和请求。
粮秣、军械、人手……没有任何东西,是不能公诸于众的。看完那封梁峰竟然生出了一丝失落之感。摇了摇头,他把这点古怪的情绪抛诸脑后。提笔回起信来。
这一战,虽然不怎么危险,但是毕竟也是迎战白部鲜卑,容不得分毫马虎。张宾也作为谋士,留在了新兴,主持大局。只盼此战能为并州换来一个足够和平的大后方。写到信尾,梁峰迟疑了一下,最终还是落下了一行小字。
封好书信,他传来信使,命其火速送往新兴。匈奴那边也传来了消息,占领河东之后,刘渊已经决意登基。这次可就不是汉王,而是真正的汉国皇帝了。这天下终于从两个皇帝变作了三个,还不知后面还会多出几人……不过如此一来,登基在即,匈奴是万万不会掀起兵祸了。这样的时候,正是解决后方战乱的大好时机,哪容错过。
其他几郡将要收归,唯有西河国,始终还落在匈奴手中。
正想着要如何处理西河国,外面侍从突然来报:“使君,竺法达请见。”
那个前去收拢人心的胡僧回来了?!梁峰立刻道:“传他进来!”
不大会儿功夫,就见一身粗布衣衫,头顶都生出浅浅毛发的胡人大步走进了后堂。在行礼之后,竺法达神态自若的恭敬禀道:“小僧不负使君之托,劝说了三支匈奴别部,前来晋阳投效。三部共九百三十户,可战之兵也足有上千。”
三支别部!上千人马!梁峰不由坐直了身体:“人在哪里?”
“正在晋阳城外。”竺法达微微一笑,“使君可要招其头领进城拜见?”
“不。”梁峰长身站起,干脆道,“我亲自出城!”
第225章归附
听到这话,竺法达不由一愣。一群匈奴别部,还用的着使君亲自出迎?然而转念一想,他就明白了对方意思。对于这些外逃投奔的部族,最重要的就是真心实意的归服。若是这些人有个三心二意,放在身边反而是祸害。而亲自出迎,一方面能表现出重视,另一方面,也未尝不是一种震慑。这正是要把“佛子”的身份用到极致。
想明白了事情轻重,竺法达也不再多话,乖乖跟着梁峰迎出了城去。
坐在简陋的营帐中,白鹿部的族长颇有些心神不定。之前晋军攻打离石时,他们的部族也被强征了兵士,还折了二百多人。这可是相当于部落四分之一战士的数量了,可是王帐依旧没有满足,过些日子,怕是要再次征兵。
一个小小部族,还能经得起几次横征?除了要提供兵士,还要缴纳马匹牛羊,供大军所需。往年也不是不能忍,然而今岁离石大荒,颗粒无收,连牧草都被啃了个七八。族里上到老人,下到孩童,无一不饿的面黄肌瘦。明年的军需又要如何筹备?
因此当那个胡僧出现在面前,带来了并州招降的消息后,白鹿族长是真的动了心思。正巧距他部族不远的牛角部族长深信佛理,他就鼓动牛角部一起前来投梁使君。使君的佛子之名,在离石人尽皆知的。牛角族长二话不说便答应了下来,连带妻族虎林部一起,三部踏上了出逃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