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立深情人设的书生
这屋里的动静太大了,把蒋母都引来了,方母拦都拦不住。
满脸厌恶的儿子,跪在地上又哭又笑的外甥女,怒气冲冲的大姐夫和外甥。
别说是搞不清楚状况的蒋母了,就是方母一时也弄不明白到底发生了什么事,绾绾没按着计划来?
蒋修把事情大致说了一遍:“我不知道方绾绾是像姨夫说的一样中邪了?还是真就这么的……总之,这件事情我可以不往外传,但不能当没发生过。娘,我们先回家吧。”
就看方家人能给出什么处理结果了,他是无所谓,但这份处理结果应该关系到母亲将来对待方家的态度。
若不是儿子拉着,蒋母差点跟亲姐姐打起来,刚刚还哄骗她说让她帮忙给绾绾找一门亲事,其实早就在醒酒汤下好药了,等着蒙晕她儿子,到时候往床上那么一放,再扯扯衣衫,便就这么赖上了。
简直是卑鄙无耻!这种下三滥的手段也想得出来。
大姐实在太过分了,绾绾也……跟疯了一样。
“得亏你能闻得出来那méng • hàn • yào,不然这会儿……真的是疯了!你姨母已经是个疯子了,娘以后不会再跟她来往,就当是没这门亲戚。这事儿就不往外说了,只咱们家里人知道,你回去也告诉贞娘,别瞒着她,她应该知道。”
进家门之前,蒋母尽管一肚子的气,但还是做出了决定。
蒋修倒是颇为意外地看了母亲一眼,他想过母亲可能会就此不跟方家来往了,但没想到会愿意把这件事情告诉贞娘。
毕竟方家是母亲的亲戚,方家丢了丑,母亲脸上也跟着不好看,尤其还是这种丑事。
不过,这件事情贞娘确实有知情权,应当知道。
听母亲这话的意思,还会把事情告诉父亲,等进士碑立好了,他们便要启程回京,日后跟方家应当是不会再有什么往来了。
母子俩怀着不同的心情,一个把蒋父带到卧房,一个把妻子带到书房,把方家的事情和盘托出,不止今日的,还有半年前蒋母匆忙离京的原因。
蒋父虽然意外于方家会使这样的手段,但他对妻子的姐姐早就看不惯了。
“我之前就跟你说,你那个大姐心眼儿多,心肠并不怎么样,你还说是我小心眼儿,瞧瞧,现原形了吧。得亏儿子机灵,要不然你哭都没地方哭去。”
虽然他能娶到妻子,有这个大姐的功劳,但这么些年大姐从家里拿过去的东西,可比谢媒礼贵重多了,他虽没仔细算过,可心里大致上也是有数的。
“你就别马后炮了,我怎么知道大姐还能办出这种事儿,要是早知道,我早就不跟她来往了。”
蒋母能不知道大姐喜欢占小便宜吗,一年不知道,几十年她还能不知道,但这也不是什么大毛病,跟今天做的这事没法比。
书房里,乔贞娘才真是大吃一惊。
这么一说,她倒是想起来了,她刚嫁进来那一年,方绾绾跟夫君是挺亲近的,虽然没有逾礼,但也比普通的兄妹要亲密。
夫君从县城给她买礼物的时候,十回里也得有三四回会给方绾绾捎一份,婆婆都没这份待遇。
“方绾绾对你不是兄妹之情,那你呢?你们青梅竹马一起长大,还是表兄妹,就没有想法?”
乔贞娘是相信夫君的,大半年的朝夕相处,让她很了解自己的枕边人。
父亲把她嫁给夫君,是因为觉得夫君的为人处世像父亲,但熟悉了之后,她才知道夫君跟父亲是不同的。
父亲刚直,凡事喜欢较真,对母亲一往情深,所以这么多年都没有再娶。
夫君更为懒散些,像……一只猫,便是看书,也喜欢半仰半卧着看,冬日里天气不太冷的时候,还喜欢瘫在座椅上晒太阳,可该看的书一本没落,该用的功也一点没少。
比起父亲的刚直,夫君要更圆滑些,也更知世故,竟然会想到拿首饰的设计图去卖来补贴家用,那份合约就在她这里收着,里面的内容实在是让人大开眼界,如果不科举,夫君去做生意也会很成功。
作为老师,夫君是博学且认真的,讲课的时候,就像是从水墨画里、从故事书里走出来的一样,不然怎么会让人心跳加速小鹿乱撞呢。
她不过是想起了那一年夫君对方绾绾的亲近,当时不觉,如今想来,委实让人膈应。
在这种问题上,蒋修绝对不会避重就轻,伴侣之间何必要那么多的误会,能说清楚的时候自然要说清楚。
“我之前一直把方绾绾当做妹妹,从未有过非分之想。其实方绾绾的心思,我在更早之前就发现了,比娘知道的还要早些。就是我来接你去县城住的那个休息日,那天我便觉得方绾绾有些不对劲,所以才会想着避开,中举后立刻举家搬到京城。”
是,从那天起,夫君就再也没有给方绾绾送过一份礼物,就连方绾绾及笄都没有理会,甚至很快她们就搬走了。
乔贞娘现在想想,倒是能把一切都串起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