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蔗苗(二更)
东荆与西南益州郡的通信一直在继续,夏季过了大半,以气候湿热、适宜果树花朵等经济作物生存为主要优势的益州,第一批供应花朵给清颜阁的山民抓到了好时机,已经拿到了第一笔款项,还在继续培育的白叠子花田和经过山民指导重新种植的果树们,也次第展露了结果。
但漫山遍野的果树和花朵,也比不上被重重圈起来,保护在太守府与绣坊交界处小园子里的两根细细高高的蔗苗。
从被商队留下后,就被当做眼珠子似的护着,连之前最看重的白叠子花都比不上。
作为益州郡的最gāo • guān员,韩北甫又是与山民关系尚可的一任,不似之前处境艰难,每天睁眼处处都是事,新鲜的种果树和采矿等等协调,以前的矿区耕地划分也需要协调解决,忙是忙了点,但他乐在其中。忙碌中,也每天记得来看看甘蔗苗的成长进度。
商队带来甘蔗苗之前,他也是派人出去打听过消息的,楚国大片种植庄园里将甘蔗的存在严防死守,只有成长期并不算什么特殊信息,在买卖饴糖的铺子里总有淡季旺季,稍一推就有了结果。
外面看着大概是一年一出糖,但算上制作期等等,也得有十个月。甘蔗成长期并不短,尤其是拿回来的幼苗还只是刚出苗不久,细心呵护才长到这么高,虽然今年看不到收益,明年也拿不到大规模的出饧,但这就是西南的未来,韩北甫看着绿油油的小苗,心里别提多美了。
楚国守铺的掌柜一般手中的货物都被熟悉的客商提前定下,剩些散货才能留给外人,糖这种金贵物出了楚国大族,能在市面上卖到多高的价格,他作为曾经的京中纨绔再清楚不过。
说这两根苗是用金子铸成的也不为过。
虽然尚搞不清楚怎么出糖,但光是卖榨好的柘浆,也够狠赚一笔。
被暂时卸了职但实权还在的西南军伍明将军,与东南江陵城的联合演武已经结束,最初只是压境威慑,后来闹出了偷蔗苗商队一路回撤的事,两军义正词严,半步不让,左右隔着山川水流,打起来也不是一时半刻能做好的。
运回来的粮草以低廉价格优先供应了江陵城,后面才是益州,益州捡了蔗苗的便宜,但那是内政,军方半点好处没拿到,还让了利出去,要不是益州官衙系统连着山民一起,配合着清理了一部分矿区,让益州彻底平稳下来,西南军也没这么好说话。
楚国到底是由世家构成,背地的倾轧严重,最不想打起来的,反倒是守关的士族。被偷走蔗苗的士族想动手,但没抓住把柄,更没抓住去向,在边关试探一下,毫无收获只能悻悻退去。
一则两根幼苗不好养,二则,追寻蔗苗主要还是为了保密、控制整个材料来源,蔗苗本身对于整个种植园不过九牛一毛,制糖技术和柘浆提取他们都做了多少年,就算齐国能种活,也很难赶上已经占据市场、作为老大哥的楚国。在意识到追不回来,也讨不到便宜后,没有足够证据,被国中一阻,只能重新加强防备,避免下一次疏漏。
他们打得好算盘,但对齐国来说,拿到蔗苗就是一大进步,传闻里不靠谱的林侯和刚在益州待了半年的年轻人韩北甫两人的名声,在南部几郡中私下总会提到。
不过,韩北甫看到刚从东荆传来的信件,心中一片火热。
他空有蔗苗,缺少制糖技术,襄王却为他补上了这一环。
“太守考虑得如何?我清颜阁为将作监下属,报往国都的建立制糖工坊的文书已经写好,你我手上的筹码,合则两利,分则无用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