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0、抵堤(二更)
听到她提起商队的事,薛猛从思考里醒过神,摆摆手,“凡是汉人,遇上了都会帮一把。还是殿下的士意好,殿下在东荆,东荆从来没有这么热闹过,抓住的探子比派出去的多多了。就跟虫……不是,就跟蛾子看见火苗似的,疯了一样往东荆跑。”
薛瑜猜到他想说什么,但已经咽了下去换了个说法,言语问题,不必深究。她笑笑,“不好吗?人不够多,还能再多点。”
薛猛大笑,“再来一些,最早抓到的那批,就能送去荆州运矿了!”
薛瑜想起之前他汇总过来的抓捕总结,自从她到荆州,来探听消息的人就没少过,除了国内的各处,更多的是国外派来的人。为了避免出事,城外的检疫区都拉长了一段时间,要观察过才能入城。
工地招收经过疾病检查的流民,不考虑户籍,不考虑男女,只要肯来,肯用心,都能进入东荆投入四处做工,待遇标准是薛瑜和江乐山调整过的,做工时足够幸福,结束一段做工时光后还能考虑定居和入籍,来得人很多。
有冲着做工和收留来的,也有冲着情报和新玩意来的。只不过,筛掉一拨身份太有问题的人后,大部分还是放了进来。虽然放进来对他们来说,并不是什么好事。
毕竟,东荆到处都缺人手、缺卖力气的人。
薛猛略正了正神色,“工坊和县学里也混进来了几个,殿下还是让人多盯着些,阴沟里翻船就糟了。”
“这一套既然有用,卷进来了就不是他们能脱身的了。”
薛瑜仔细将刚刚拆开的竹筒封好,“我让人盯着了,让他们多感受一下春风般的温暖,和自食其力的快乐,看看造成损失是多么痛苦的惩罚,最开始想不通,慢慢也就想通了。我倒是希望他们多派点人来,多干点活。敢进来,我就敢用。”
种田、沟渠道路建房这些,没什么技术含量,做完做得好了,最开始奖励是进城,然后是允许做更好、更赚钱的活,最后是进入工坊做事。
从探子来东荆开始,就进入了一套套的连环中。想要赚钱立足的人,会努力做事,想探听秘密接近薛瑜或薛瑜带来的工坊运作的探子,为了情报更会努力做事。
人都是群体性动物,在一个集体里待久了,总会被感染。不管来自哪里,有没有他心,只要好好干活,就是好兄弟、好员工。薛瑜刻意安排下去的试探和思想改造,有军中出力帮忙,起码汇报上来的事情里,没有看到什么问题。
想在东荆挑拨搞事,想得多就是工作量、学习量不够,再来一波,奖惩制度和排名榜单的荣誉感潜移默化地改变着进入东荆的全部探子,保证让想挑拨搞事的人无路可走、无人会听。
间谍想偷技术、偷情报,但核心的学不到,再核心的是作为奖励存在,能够触碰到更核心内容的,大多已经习惯了东荆的好待遇,和和睦相处的气氛。上岸洗白的人,再被探子们催着为别人卖命?那不需要薛瑜动手,想要好好生活的人就会直接下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