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 209、赴荆

209、赴荆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常朝没什么事,薛瑜都在神游,只是结束后被拎去演武场一通操练,让她从恍惚中清醒过来,对梦境的在意也消散了许多。

整个梦境太过身临其境,但只要想想全都来自记忆,这样清晰好像也变得容易接受了起来。

年少时的快乐就是那么简单,比如,从欺负哭一个小伙伴开始。不得不说,这样的小坏蛋原主她还挺喜欢的,就是有点费朋友,甚至到了最后,对方知道她是谁,她却心大得连对方名字都没有问。

过分,太过分了,咳咳。

皇帝放她回去沐浴,薛瑜领着陈关一边往回走,一边听他汇报着最新的一些事态发展,听到益州郡押送来益州钟氏的消息,并没感到意外。

太守韩北甫查案告一段落,伍正手上虽还有人命,难逃一死,但被找到的真正凶手益州钟氏更是别想逃脱。借着山民的配合和调来主持大局的沧江关守将,送出去了一个当时办事的管事平息怒火,分掉了一半益州钟氏的金银作为安抚,益州郡基本恢复了平静。

案犯还没到京中,传回来的信就到了。除了正式公文外,还有一份专门写给薛瑜的简讯,韩北甫在信中大致感谢了薛瑜留在益州的清颜阁商队帮助,顺便提了一句重新开启的种植规划,重踏上了欣欣向荣的路。

当地能平静下来,自然是最好的。

薛瑜望着已经遥遥在望的观风阁,问道,“钟家那批女奴怎么样了?”

钟家庄子抄没之后,里面的佃户还是佃户,奴仆各有各的悲惨,像薛瑜看到的斛生被折磨后的模样,还是“不考虑美观”下发生的。其他的,瞎眼、割喉、固定关节……什么都有。而在账本记录上消失的那许多批人口,在追查半个月后,通过核查出入关记录和离开的禁军们的不断探查,也找到了去处。

来自齐国的女性被钟二以钟家的商路,贩卖去了草原,成为异族的奴隶。

只这一点,薛瑜就觉得剐了他们俩都是轻的。

“在鸣水工坊住下了。早上刚来的信儿,已经做起了轻省活计,起码不总想着磕头或者要死要活的了。”

陈关语带笑意,薛瑜点点头,“那就好。若是有人愿意从军,只要不是目盲或者影响行动的,也可以让她们来试试。”

折磨人的日子过久了,过了半个多月,女奴们才刚刚恢复过来,之前传来的消息都是崩溃要寻死之类的,提出可以从军也是白搭。

回了观风阁擦洗过后,看着眼前的一碗药,被工作分散了注意力的薛瑜这才想起来,“方女史呢?”

“女史服了药,还在休息。”守在观风阁的侍从小声回禀。

话音刚落,薛瑜就瞥见一人走了进来。

方锦湖一身妃色衣裙,发梢微湿,贴在脸上,湿漉漉的像是刚从水里捞出来,衬着发白的惨淡脸色,唇若饮血,连乌发都显得艳丽,只有眼瞳颜色浅浅,微带血丝,非人感浓郁极了。手臂僵硬的贴在身边,任谁看他的举止都会知道有一只手臂受了伤。

看着那双眼睛,和进门后低头施礼的模样,薛瑜忍不住想捂住脸。

小方太好欺负,以至于现在看着方锦湖,都让人想捏两把。她大概知道方锦湖还在发病中,但就是想看看他顶着疼跑出来到底想做什么。

“殿下,礼部的回应已经送去了,您今日还有与陛下告别、接回证人……等安排。”方锦湖站在旁边单手整理桌面,有条不紊,一点也没有昨晚的哼哼唧唧样子。

正经得过头,就像是接到了什么严肃任务。越努力地把自己的形象往“稳重”、“可靠”上面靠,就越让人联想起假正经之类的描述。

薛瑜视线游移,她想起小团子,轻咳一声,“稍后随我去觐见陛下,然后出宫。你……娘,要不要一同随行去东荆?”

方锦湖手一顿,“殿下?”

“多带一个人而已。或者我们去问问她。”薛瑜把决定权丢给他。虽然钟三娘的病是交给京中的医正调理,但带她一起去东荆,也有冯医正可以问诊,影响不太大。

方锦湖思考着这件事,薛瑜回到政事堂面对另一件事。

早上传去礼部的选择,大概不到中午皇帝就能知道了,但该表露的态度还是要表。薛瑜认认真真施了一礼,“京中事毕,儿欲十日离京赴封地,请陛下允准。”

皇帝看着她,过了一会,笔上的墨滴落纸面,才开口道:“允。”

薛瑜没有提及林妃,皇帝也没有要求,这简直是个绝好的消息。真要她痛哭流涕去与林妃告别,虽然不是不能做,但到底心里不舒服。

观风阁靠近前朝,她已许久不曾踏入后宫的范围。

林妃的清秋宫寂静又冷清,远处也没什么人气,宫殿院落楼阁之间,处处透着寂寥颓败。感觉就像没怎么下手,自己失去求生意识了一样。薛瑜没心思欣赏这另类的美感,只让从光禄寺叫来的三队宦官,分出两队一个去了贬为宫人的钟氏住处,一队去了薛玥和她母亲住的菡萏院。

去钟氏住处宦官的篮子里是一些食材和方便存放的点心。

去菡萏院的食盒里是炒锅做出来后,热门且有面子的炒菜。

留下来的一队,食盒里是青菜粥,方便念佛的林妃茹素。

送吃食表态度,既然她都要走了,就谁都别落下。后宫自来是拜高踩低的风气,如今她得了势,来告别是该给的体面,但也不想让林妃蹭着她的名声,有机会或可能在后宫耀武扬威。钟昭仪圈禁,谁也见不到她了,要折腾出水花,还不得找上兔子似的何美人和还小的薛玥?那可不行。

清秋宫内的仆役少了许多,老仆无踪,新人不入,连引路嬷嬷都是薛瑜离开前后过来的。薛瑜被引到偏殿门外,笃笃木鱼声和念佛声不绝于耳,室内昏暗,点着灯,将林妃消瘦的剪影投在窗上。

薛瑜环顾四周,倒像真是在用心求佛。

嬷嬷瑟缩着看了薛瑜一眼,敲了敲门,“娘娘,襄王殿下来看您了。”

木鱼声一顿,薛瑜扬声道,“我将赴东荆封地,母妃既喜经文,也身子虚弱受不得颠簸、风寒、惊吓,便不劳母妃跟随,还是留在京中吧。此去山长水远,母妃仔细身子,少些惦念,多些祈福才好。”

刚听到“赴封地”几个字时眼睛瞬间发亮的嬷嬷,越听神色越暗淡,像是被放了气的气球,瘪了下去。旧例里,跟着分封的皇子赴封地,接受奉养的妃嫔不少,但看来其中不会有一个林妃。被困在宫中时间久了,耳目闭塞,剩下的也只有一次次希望着跟随的主子能翻身的梦了。

室内的影子也意识到什么,有些佝偻地弯着腰,一下下迟缓地敲着木鱼,“你身边两位娘子,定能照顾好我儿,放心去吧。”

林妃说得艰难,但薛瑜知道她听懂了威胁,最后的留恋希冀只剩下方锦湖。薛瑜瞟了一眼身侧化妆后挂上了面纱的方锦湖,“锦湖,要不要去听听母妃的教导?”

听到“锦湖”二字,影子猛地坐直了。

方锦湖扫过影子,“不必了。”他转身背对门内,公事公办的语气,“殿下时间宝贵,今日的安排还没做完,不如快些出宫吧。”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