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50、正月十五
倒不是他们小气,而是原本准备拿来做考场的国子监学舍,还真装不下来报名的那么多人。第一年准备考试,不仅考生们没啥经验,他们也是从零开始。从宣布考试到最后考场规划和题目标准,连吏部新来的小官都在不停的出现问题-解决问题的痛苦循环赶工中掉了起码三分之一头发。
每当这时,他们脑海中就会出现一个疑问:当初到底是谁说先安排上,之后两个月准备足够了的啊?!他们恨不得再多准备一年好吗!
幸运又不幸的是,留给他们提心吊胆、疲于奔命的时间不多了,转眼就是正月二十。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不藤柯北”小天使的一个地雷和100瓶营养液,来来来亲亲抱抱举高高,簌簌痴呆阿巴阿巴,给的也太多了吧!
感谢“噜啦噜啦嘞”小可爱的10瓶营养液,感谢“楠楠楠超甜”小可爱的5瓶营养液,感谢“46030293”小可爱的1瓶营养液,挨个抱住亲亲!
二更,啊下午起来写55555马上日万两个月,人快废了QAQ感谢所有小可爱的追更!谢谢你们喜欢这个故事和阿瑜!
---
这不是林妃的最终下场,冬嬷嬷不是阿瑜干的啦!
---
正月十五祭祀是从汉代开始的,汉武帝祭神,然后到魏晋南北朝的时候主要还是祭祀,荆楚到华北一带是祭门户,用酒肉豆粥等等祭祀(《荆楚岁时记》和《四民月令》里有相关),江南是用膏粥祭蚕神和驱鼠(《续齐谐记》)。北魏还流行过打簇、相偷戏的娱乐,一直传承到了北齐《北齐书》里记载“自魏氏旧俗,以正月十五日夜为打竹簇之戏,有能中者,即时赏帛”。但是总体来说,不管是《续齐谐记》还是《荆楚岁时记》,都沿袭的是南朝食粥习惯。燃灯和灯笼虽然汉代到晋代存在,但是具体时间不能确定是汉明帝信佛还是汉武帝祭祀,只能说晋代已经有了,到隋炀帝时《上元夜于通衢建灯夜升南楼》诗里“法.轮天上转,梵声天上来。灯树千光照,花焰七枝开。”提到了灯树和梵声的关系,基本就是受到佛教影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