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1、一技之长(二更)
“劳烦宫丞。”薛瑜按照之前流珠回来说的水泥的数量,大概估计了一下需要的沙土量,给李麦说了,又嘱咐几桶水送到大门前,李麦扳着手指一个个记下,又匆匆走了。
薛琅几乎是茫然地看着薛瑜一个个与人说话安排事情,刚送走一人,兵械坊里又出来一人,对薛瑜道,“殿下,打好了,给您安上试试?”
“这么快?!”
薛瑜看着匠人们合力把钉上弹簧的木板装上马车底框,又铺上了一层上面的盖板,人一用力整个板子晃来晃去,怎么看也不像是能承受住重量的。
分了两匹马来驾车,光秃秃的木板车才有了些双轮马车的样子,薛瑜看着马在外面拉了几步,摸了摸下巴,将邪恶之手伸向了旁边散发着好欺负气息的薛琅,“四弟,想不想试试?”
“啊?好。”薛琅答应得很无所谓,站到旁边对光秃秃的马车一瞬间有些无从下手,怔了一会才撑着晃来晃去的木板跳了上去。
上面浮动的木板差点被他的冲击带着甩出去,要不是旁边有人扶着木板边缘不让它飞出去,大概薛琅已经掉进了弹簧堆里。但他到底是有习武功底在,很快找到了平衡。
见薛琅适应了,薛瑜也跟着跳了上去,旁边多了个人,让薛琅紧绷的身体忽然放松许多,下意识往薛瑜的方向偏了偏。薛瑜示意前面牵着马的侍卫往前走,挨着兵械坊院墙有一段没清理干净的石子路,正好拿来给她试车。
两组进入了最后试验的弹簧其实减震效果相差不大,但是其中一个晃动起来幅度偏大积少成多声音太响,嘎吱嘎吱的,而且可以想见装上马车外框后,会是怎样一个撞击声没完没了的情况,在有了更好选择的时候被薛瑜排除在外。
下车后薛瑜给姜匠安排新的工作,不响的弹簧进入最后的组装阶段,特别叮嘱马车四周契合车厢的部分加包一层软布之类东西用来减少弹簧木板摇晃时的撞击声。在姜匠询问那另外一个该如何处置时,她想了想,“调整一下大小,装到牛车上。”
给皇帝坐的马车当然要最好的,坐完也不能拿来给别人试用,拿会响的这一组做给潜在客户们的体验装也不错,总好过直接废掉。
解决了弹簧马车的事,薛瑜重新上马,望了望还在发呆的薛琅,“感觉怎么样?”要是体验不错,回去让钟家多买一辆马车,算是给行宫工厂开张。
薛琅被问了两遍,才懵懵地抬头,“啊?”
薛瑜无奈地转过头,“算了。”
夜色渐深,只剩下远方还有一点亮光,行宫之中却处处灯火,刚刚结束比武,不少人心情激动,正吃完晚食相约到校场继续比划比划。由于行宫被封锁,禁止出行的禁令尚未撤去,往日人来人往的大门口反倒比里面冷清了许多,此刻许多人守在这里,旁边几架板车静静守着。
薛瑜认出来来的人里有之前在苜蓿青贮窖那里见过的民兵,下马先回了众人一礼,才道,“这么晚了,辛苦各位。”
“为殿下做事,不辛苦!”有个老农笑呵呵地道,“殿下没顾上来看咱们,苜蓿田越长越好啦,你们说是不是?”
“是!”
薛瑜忍不住笑了,和李麦确认了选定的一段路,让人先把最前面一段润湿,又教了水泥加水和加沙搅拌的技巧,见他们开始做了,才回头与正在搅拌的民兵们说话,“青贮窖已经封了?”
“天刚亮就封上了!就等着一个月后喂料啦。”“一个月后起出来,刚好填新的进去!”
关于苜蓿田和青贮窖藏李麦显然没有藏私,被薛瑜问起,一个个都会抢答了,关键是报出的时间都还很正确。
“是啊,一个月后就有新的草料了。”薛瑜呼出口气,到时候就入了冬,麦苗也该抽新芽,她的实验田们能不能挺过这个冬天,就要看两边的田地了。
水泥铺土路是个细致活,这会也没有沥青,就是纯粹的混凝土铺平,全靠他们一铲铲抹匀。一段路铺一遍,就要提前开始润湿下一段,靠湿润的地面增加水泥与基底的粘合,避免开裂。
薛瑜要求的厚度差不多手掌一扎长,也就是十五厘米左右,这次被叫来的民兵大多是盖过房子的,找平技术驾轻就熟,不用她多说,就很快进入了状态。
围栏大门处忽然多了这么多人,又有火把照亮,有几个走到附近的人被吸引过来,想来看看在做什么,被薛瑜带来的侍卫有一个拦一个,全都只能站在外围眼巴巴瞧着。
离渐渐成型的水泥路最近的薛琅满脸的迷茫,薛瑜去查看过一轮回来,就听他问道,“他们为什么都这么高兴?”
这显然不是什么玩乐,他也没看出有什么趣味,但就像之前在兵械坊时遇到薛瑜的每一个人一样,都笑呵呵的,好像有使不完的力气。他只有在练武和对打时才会有这样的感觉,但他们显然也不是在发泄不快。
那,究竟是为什么?
薛瑜站在他身边,并肩看着灯火下忙碌的众人,“他们用一技之长,用双手能够换来更容易、更富裕的生活,他们自然高兴。”
她用苜蓿田的种植成功证明了自己,第一批负责照顾苜蓿的人已经成了老手,可以想见之后推广种植他们将会是最快速完成的那批。不管是他们自家喂养牲畜,还是被请去帮忙指导,凭着经验他们都能获得更多的收入。后来的青贮窖和现在的水泥地虽然还没有看到成功,但想成为第一批掌握经验的人不少。
当然,她也不是什么魔鬼老板,对于能够让行宫下属屯田客们受益的苜蓿田她不用额外给赏钱,但水泥地还是要的,滥用民力增加徭役的苦果历史书上写了太多太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