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3、雕版印刷
被正在兴头的薛瑜下一个找上的正是乔尚书,几天不见,度支部内盘账的人还是那么多,乔尚书脸上的皱纹似乎都变得多了些。薛瑜见到他下意识扫了一眼他的头顶,“尚书这是又熬夜对账了?”
“咳。”乔尚书干咳一声,“秋狩在即,旧账未清新账又来。闹得休沐休假都停了。”他笑着拍了拍薛瑜肩膀,“多亏了殿下,如今人手充足,还算得力。今日殿下来上值,还是有别的去处?”
被他一提,薛瑜才注意到周围几部都空空荡荡,今日原是休沐日。再想想辛苦搞出来雕版印刷、连休沐日都在工作的苏少监,有一点点心虚。
“我带了好东西来给您。”薛瑜很快抛开了心虚,将新制的表格递给乔尚书。
乔尚书看了看,没放在心上,“这不是表格?”想到这个他就想笑,“部里还堆了一百多卷空的没用,殿下画这个做什么?”
薛瑜神秘一笑,“这可不是我画的。是秘书省印出来的,一天起码能印几千张,不必各位同僚在辛苦绘制,是不是好东西?”
“几千张?!”乔尚书惊呼,不顾部内还在忙碌的众人,拉上薛瑜就要去眼见为实。那一刻他的脑回路与薛瑜微妙地重合在了一处:有了这个,可算能轻松多了!
表格在度支部的推广不算特别顺利,怨声载道全靠乔尚书拿着皇帝的吩咐顶着,一大阻碍就是需要自己绘制,这下,怨言肯定就都没了,效率也能提高不少。
当天下午,有关雕版书印的上书经由尚书令复核,递到了皇帝案前,皇帝立刻意识到了它能带来的好处,别的不说,经籍历书律法公文的价格和誊抄出错的概率将大大降低。
秘书省迎来了第三波观看印制流程的客人。
当夜,史官笔下留下了“印刷”的名字,与帝三子薛瑜之名并列。
作者有话要说:舞象之年:15-20岁之间的成童。
雕版印刷术:一说起源于隋代,一说起源于唐初,但是兴盛推广确定是在中后期了。具体发明人不明,当前存世最早的印刷品是唐代《金刚经》。
齐文千字:编的名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