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穿书后我抢了男主剧本 > 34、家宴(二更)

34、家宴(二更)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姜美人与女儿候在旁边,等到德妃离开才敢上前小声告辞,薛瑜瞥了一眼女孩脸上未褪的红晕,叮嘱道,“果酒虽适口,后劲还是有的,您回去多多注意,我让人送您。”如今她支使一两个清秋宫宫人干活还是可以的。

“不、不必了。”姜美人像个受惊的兔子,摇摇头揽着女儿半边肩膀后退,“三殿下留步。”

两人相依偎着往外走,身旁没有宫婢跟着,一时竟说不清是谁依靠着谁。

小花园里的残席很快撤下,宫婢宦官们手脚利落,等殿内重布上一桌菜肴时,林贵妃正好踏入殿门。被嬷嬷转达要等着贵妃回来的薛瑜守在门口,扬起笑脸,“母妃。”

林贵妃与她一同进殿,刚关上殿门,贵妃的神色就松缓下来,顺了顺气才坐下,一副心有余悸的模样。

“喝些汤水再回去,明日早起,苦了你了。”林贵妃绝口不提皇帝带来的心慌,但神态举止,无一不透着畏惧。薛瑜看着她三分真七分假的表演,笑容一点点淡了下来,垂眼给她吃了颗定心丸,“再苦也值得的。”

至于是为了真皇子值得,还是为了自己值得,就看她怎么想了。

林贵妃翘起唇角,轻叹道,“阿瑜这般讨人喜欢,连陛下都对你多加青眼,以后和老三在一处,要多多帮扶他才是,你们同心同德,我这个当娘的,才能放心。”

薛瑜点点头,成功蹭到贵妃爱心炖汤一碗混饱肚子。

看着薛瑜离开,守在殿内角落的嬷嬷上前一步,低声问道,“娘娘,这……京中贵女的画像,还要着人送来吗?”

“当然。”林贵妃舀起一勺金黄色炖汤送入口中,凤眼微弯,笑意温柔,“她总不会还想做老三的正妃?月底秋狩前看过画像,在围场正好能见见人,也好让老三自己瞧瞧。”

回到小院时已经是掌灯时分,流珠为薛瑜准备沐浴。厨下抬来水就赖着不走的嬷嬷与宦官们伸长脖子往浴间里看,被她挨个敲了出去,那抹口脂印的事在她心上转了两圈,最后还是没有问出口。

秋夜微凉,薛瑜包着长发出来,见到院中候着的人有些不太适应,沉声道,“流珠,收拾完进来。”

几人互相挤挤眼睛,嬉笑着被赶进浴间抬走脏水,流珠打理好浴间,闩上小院院门,敲门进了主屋。薛瑜长发散开,有些滴水,被风一吹凉快得恰到好处,干脆也不收拾了,流珠看见却是一急。

“殿下,您这样要生病的。”她提了小炉进来,蹲在旁边拿干布巾包着薛瑜的长发一点点烘干,见薛瑜正在写写画画,连抱怨声都低了下去。

薛瑜画的正是袖箭的结构图,光靠脑中想象还是有些不足,边画边改,听到声音抽出一缕思绪笑道,“不是有你在吗?”连路引都准备好了,前些天流珠也摸清了光禄寺的出宫时间,不怕意外的话随时能走。

她正想让流珠去拿路引,笔下一顿,忽然想起先前忽略了的问题。

袖箭是个新物事,假借其他制作之名让唐大匠允许她开炉应该不会受到阻碍。手稿上弹簧和机构的计算比例已经有了雏形,拿去天工坊开炉制作会有些瑕疵,但问题不会很大。但是明日大朝后不久就是赐食宴席,按照往年时间算结束后已经临近宵禁,根本没有时间去天工坊。

明日不行,就要拖到后日,拖得时间越长越容易出意外。薛瑜抿了抿唇,没有说出路引的事。

夜色渐浓,流珠烘好头发,为她松松挽起,拨了拨灯芯,“殿下,该睡了,五更天前就得起了。”

薛瑜折起手稿,叹了口气,“你也早些睡。”要为她收拾桌面的流珠一怔,低头应诺。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31253868”的一个地雷,抱住亲亲呀~

---

《急就章》:西汉史游所著,作为儿童识字编的课本,原书可能是以隶书书写,如今流传下来的最早版本是三国皇象写本,是公认的章草范本之一。据说之前还有钟繇、卫夫人、王羲之等人的写本,但未流传下来,这里突出珍贵,私设选的钟繇版本。

不过簌簌个人不太喜欢皇象版《急就章》啦……练硬笔书法可以看看《灵飞经》。

钟繇:三国时期人物,楷书鼻祖,与王羲之并称钟王,擅篆、隶、真、行、草多种书体。

写本:拓本针对碑文金石复制,宋代以前写本、稿本、抄本区别不大,都是针对书稿的手抄本。但宋以后,写本特指抄写工整的图书。元代及以后抄写的版本一般称为抄本。(引自民族事务委员会-古籍整理研究室。)在印刷术出现后还有刻本,也称刊本。

渝糜墨:也叫隃糜墨,汉代名墨,产自陕西扶风的墨。蔡质《汉官》记载“尚书令仆丞郎月赐渝糜大墨一枚,小墨一枚”,这段在《太平御览》和《初学记》都有引用。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