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S小说网
会员书架
首页 >耽美女生 >绑定生活系统后 > 30、第 30 章

30、第 30 章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

这次回来盛绮只带了两套换洗衣服,老家屋子里还有高中时期的衣服,在家也能穿,夏天白天穿了晚上一水洗了,第二天早上就能晾干。

盛绮从柜子里找到一本书,将树叶夹在其中当做书签,等回阳城时候带走。

家里的厨房是姥姥的领地,孩子们都在家的时候,她要变着花样弄好吃的。

盛绮早上到现在一个日常都没有做,她不紧不慢地坐在炕边,用枕头靠在背部当做靠枕,打开了一部小说。

清晨的日头慢慢升起来,七八点钟并不热,甚至可以说是称得上凉爽。

小楠和小姨小姨夫回海城收拾东西取作业,小柏则是帮着姥爷起土豆去了。

无人打扰,盛绮安静地看着书,仿佛和自己一个人在阳城时没什么不同。

中午,小楠已经带着她的作业回来,一家人正吃着午饭的功夫,订房的客人来了。

小姨拿着钥匙给安排好了房间,今天的客人是三家亲戚一块来的,一下子就把她们家的客房占据了一半。

小姨在这,安排房间自然不用盛绮操心,吃过了午饭小楠和小柏就钻进了盛绮的屋子里待着。

虽然这两年家里的房间都装好了空调,但姥姥节俭,能吹自然风就不吹风扇,不热到万不得已更是不开空调。

因姐弟三人往往凑在一个屋里开空调待着,三个人开空调也不会太浪费。

“今天新来的客人真事儿多。”

小楠进了屋就忍不住张嘴抱怨。

脱鞋上炕,盛绮把卷起来的炕褥子放下来询问:“怎的了?不是说是老客人吗?”

“不是老客,说是老客介绍来的,一直跟我妈在那讲价,四个人开空调住一个房间,一天一百五非要讲到一百二去。”

小楠一阵撇嘴!

盛绮听了也是无语,“四个人住一百五够便宜了,还想讲价,怎么不上天去?”

“小点声,窗开的一会儿听着了。”小柏张口说。

夏天开着窗子,路过说话声很容易就被听见了。

“我妈说非要讲价就请他们去别人家住吧,这才不情不愿交了押金。烦死了都,爱住不住,还问包不包餐,要不要脸!”

小楠提起来就是一肚子火。

家里已经干了几年的乡村民宿了,他们几个孩子也都是休假就会回来的,因什么极品客人都遇见过。

但每次遇到,还是忍不住气。

价格已经给的这么便宜了,一个个还蹬鼻子上脸,一百五十块四个人住宿,还想包你们的午晚餐,做梦呢?!

“别气了,住两天就走了,不值当。消消气睡觉。”

盛绮安抚她两句,过来旅游又偏偏选择住他们这边村里的,除了一小部分是来体验乡村活的,大部分都是能省则省。

选择便宜的住宿无可厚非,但已经这么便宜了还恨不得杀价到免费住,实在是让人受不了。

睡过午觉,在炕上支起了小桌板,小楠长吁短叹地做卷子。

有着一哥一姐在旁边看着,随时答疑,她连直接抄参考答案的机会都没有。

“你们都放假了,就我还得上学。”

做一张卷子,小楠嘴里唠叨个不停。

你再熬一周就放假了,宁静前最后的暴风雨。”

“你赶紧写完好看小说不好吗?”

盛绮和徐柏一人一句,总算是把她安抚的消停下来专心写作业。

明天是镇上集市的日子,晚上一边吃着饭,姥姥嘴里就念叨着该去集市买点什么了。

“明天上集,小柏跟我去拎东西,绮绮去不?”

“去,火烧他们家上集不?我要买火烧。”

盛绮说着。

他们镇上集市东西五花八门,有一家卖火烧的从小吃到大,那红糖火烧,盛绮吃了十几年无出其右者。

“我也要吃火烧,还有豆腐脑。”小楠举起一只手表示她也要去。

“都去都去,以前叫你们去都不愿意。”

姥姥感慨了一句。

三个孩子还小的时候,每次去赶集,都争着抢着要去,姥姥不好单独带一个,要么一个都不带着,要么三个一块带着,因一去赶集就十分惹人注意,一拖三。

好在来赶集的都是镇子上的人,乡里乡外的邻居,互相之间即便不认识,脸熟也会帮忙看着点孩子,而姥姥要求盛绮和弟弟妹妹之间互相监督,谁也不许乱跑。

如果跑掉了一个,其他两个以后也别想来赶集了。

小时候每次过来赶集的时候,三个人都是你牵着我,我牵着你,紧紧地跟在姥姥身边,没有跑丢过。

“现在没有卖冰糕的了吧?绮绮小时候就喜欢吃冰糕。”

小姨笑着插嘴。

冰糕不是如今的雪糕,也不是冰棍儿,是集市上一个小推车里卖的冰糕。

真要是说起来,其实和现在的冰淇淋球有一些相似。

只不过如今的冰淇淋球往往奶味浓郁丝滑,冰糕却并非如。

一份一元钱的冰糕是装在一个透明的小杯子里的,顾客在推车上选择几个不同颜色的口味,小贩从推车上按照指示挖起一勺半勺到杯子里,最后给一个塑料勺子。

一个透明杯的冰糕杯大概有三四种口味,有红的,黄的,紫的,绿的,一层叠一层的,类似碎冰的口感,吃起来带着酸甜的果味。

而每次买了冰糕总是有些不舍得吃,在集市上小口小口地吃着,还没等吃到下边,冰糕就有些化了,慢慢混合到了一起,办碎冰,半汁水,喝起来也是酸酸甜甜的。

小杯的冰糕只要一块钱,大杯的要两块钱。

盛绮已经记不清那卖冰糕的小贩是什么模样,只是每每记起,那冰糕的滋味真不错呀。

可惜似乎长大了之后,小卖部的冰棍越来越多,如今各色冰淇淋奶球层出不穷,可她还是想念记忆里的那一份冰糕。

“现在哪有冰糕了,都十几年了吧。几年前就没有卖的了。”姥姥摇着头。

因为孩子们爱吃,这么多年每次赶集,她都要在集市口找人问问,卖冰糕的来了吗?今天摊子在哪呢?

吃过了晚饭,询问了小楠小柏出不出门,两人只想在家瘫着,盛绮索性一个人出门走走。

原本是因为系统任务每天散步一小时,如今有点习惯了,不走走都难受。

只是这一次原本以为是短途,也没有把自己的古琴带回来,没办法每天练琴了。

再在老家多呆些日子,自己的课时估计也要请假暂停一周。

好在盛绮现在学习的内容并不难,她琢磨着在老家呆一周,回去再重新练几天琴熟悉熟悉就可以不手。

今天本就是周末,村里进来了不少的游客。

盛绮中学之后和村里的村民接触的就越来越少,除了每年拜年时还会见的亲戚,其余是自己一点都认不出来。

饭后走在村里的小上,看着过往散步消食的行人,也分不清是本地的村民,还是前来的游客。

只能从他们稀稀散散的口音中略微分析一二。

走着走着,盛绮就走到了村口的小市场。

这里是村民们自发形成的,因为是进村的必要通,大两边集合很多摊位。

没有什么秩序,几乎都是附近的村民们把自家的瓜果拿来卖,也有些卖些小玉石小商品的。

还有那明显染了色的果子,有黄澄澄的,也有红黄相间的,还有绿油油的,号称金西梅,总之看起来十分像是假的果子。

盛绮忍不住摇了摇头,前些天她刚在微博上看到辟谣,说这几乎是全国景点统一批发的蜜饯,过来冒充新鲜水果,最主要的是这蜜饯的原材料是疏果期没长成的小毛桃,可不是什么西梅。

老家这些年的变化说小也小,说大也大。

只不过一点一滴的改变之间,有时候不注意,就已经大变了模样。

盛绮听姥姥说,有什么开发商要来搞什么有机农场,在村里买了一些地,原本前些年因为种地不挣钱,一年到头又是时刻担心灾害,村里原本不少的劳力都进城打工去了。

近些年来倒是因为发展起了乡村采摘园旅游,还有村长搞起来了电商,如今回到村里的村民和游客倒是越来越多了。

在盛绮的记忆里,村里总是安静的,路上稀稀散散走着村人,或是赶着驴车,或是背着书包去上学孩子。

偶尔有一辆老式轿车惊起了一地的灰尘,路边野跑的孩子还会追着车尾气跑上一阵子。

如今盛绮的耳边是嘈杂的叫卖声,讲价声,说话声。

不远处的烧烤店香味袭来,广场舞和卡拉OK的音箱老远就能听得清楚。

这样的场景,倒是和阳城也有些相似了。

盛绮所居阳城小区楼下的火锅烧烤米线终日香气逼人,到了晚上只要开着窗子,广场舞的音箱与商店的音响仿佛比谁声音更大似的,不到半夜不休。

一边走着,心思发散,等到系统提示任务完成,盛绮才反应过来,不知不觉她已经慢慢悠悠地走了一小时。

踱步回家,黄昏已至。

仿佛霞光浸染,半边天际被染成了紫红,云霭缥缈,红霞绚丽无边。

盛绮随手一拍发到了微博上。

今天依旧是平凡的活,普通的一天。

作者有话要说:感谢在2021-07-1323:21:25~2021-07-1423:51:56期间为我投出霸王票或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哦~

感谢投出手榴弹的小天使:哈哈怪大王3个;

感谢灌溉营养液的小天使:废鱼、鱼鱼20瓶;小鱼10瓶;清风徐来2瓶;哈哈哈鱼、人菜瘾大1瓶;

非常感谢大家对我的支持,我会继续努力的!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章